本报讯 (记者 宋宁华)打造全球资源配置中心,浦东引领区又打出一张好牌。昨天,“世博地区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揭牌。业界评价,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此举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协同
当天,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中铜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字头”央企,力拓矿业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路易达孚(上海)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跨国公司巨头、上海期货交易所、普华永道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德国物流联盟等一批专业服务机构,产业链中贸易金融和仓储物流领域的代表企业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
为什么要建立生态集成区?上海自贸区世博管理局副局长沈锋介绍,2018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的最大购买者,然而巨大的购买力未能帮助中国企业改变价格接受者的尴尬地位,很多商品价格的实际涨幅大大超出了反映供求关系的合理范围。“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是浦东打出的一张好牌,有利于提升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
进一步分析“尴尬地位”的原因,除了欧美商品期货交易市场成熟、大型跨国公司的国际垄断地位、国际投行和基金的金融机构的影响等因素之外,中铝国贸集团副总经理赵鹏飞道出了另一个“内因”:“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贸易活动中往往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协同效应,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比如,2021年,我国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7.9万亿元,实现量产6477万吨,占全球1.18亿吨的54.8%;中国前五大电解铝产量占全球的32.4%。但由于欧美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体系更为发达成熟,金融衍生品交易由国际金融机构主导,中国企业行业集中度偏低,不能形成协同效应,导致中国企业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的缺失。
“一揽子”措施集体亮相
如何解决“尴尬”的现状?“一揽子”措施集体亮相。揭牌仪式上,浦东新区商务委和世博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世博地区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建设若干措施》,为大宗商品在浦东世博地区的进一步聚集提供了切实的政策支撑。据了解,《若干措施》涵盖了经济贡献奖励、鼓励国际贸易、重点人才住房补贴、专项资金申报、人才落户绿色通道、服务专员机制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这份支持政策是浦东优化营商环境,面向重点领域筑巢引凤的组合拳。
目前,世博地区已集聚近200家大宗商品贸易类企业,涉及商品品类广泛,包括有色金属、贵金属、铁矿石、石油化工、农产品等,去年全年营业收入达6000亿元,占浦东新区大宗商品销售额近20%。其中,千亿、百亿级规模企业超过十家。
据预测,到2025年,世博地区将初步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贸易规模突破10000亿元,经济贡献超过20亿元。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同时建成有色金属国际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和定价中心,贸易规模超过20000亿元,将成为上海又一个亮眼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