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利率倒挂的激励效应 坐过山车时闭上眼睛 广告 多元化一级市场各有千秋 数字藏品疯狂生长
第15版:新民财经 2022-07-09

数字藏品疯狂生长

价值和风险并存 百姓参与需谨慎

本报记者 杨硕

一年来,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型电子收藏品开始在网络上持续走热。数字藏品包罗万象,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各种形式,通过数字手段加密后,便拥有了一张独一无二的“数字证书”。数字藏品因何不断走热?未来趋势走向何方?

数字藏品的风先是在国外盛行。在艺术圈,一位国外的12岁少年通过数字藏品在两个月内赚了34万美元,一幅名为《The Merge》的数字藏品更是卖出9180万美元的高价。

随后,一众文体名人也纷纷入场。一时间,网上关于“明星花费几十万几百万元人民币购买数字头像,普通人看来的JPG,他们到底是抢了个啥?数字藏品有什么价值?”诸如此类的讨论在网上开始热闹起来。

有热度自然就会有市场。

在国内,数字藏品市场也持续火热,多个产品一经发布即售罄。咖菲科技创始人、CEO石岚告诉记者,前不久,咖菲科技成立一周年之际,悉心开发的版权数字藏品“StarCat星际猫”首批公开发售后仅用不到10秒就宣布售罄。

“这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大家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原来很多在线下进行的活动,不管是学习、工作、娱乐、看体育比赛、看艺术展,在疫情期间都转移到线上去了。尤其在海外,原来并不像中国有这么多的数字化场景。”谈到数字藏品市场为何爆火,石岚表示,疫情的催发和头部科技企业争相入场,推动了元宇宙在2021年爆发。

石岚还指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从2021年到现在,数字藏品市场都呈现出爆发式、指数级的增长;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人群都会参与到数字藏品市场中来。“一开始是文化、娱乐、体育、消费品等行业,现在我们看到各行各业都参与进来了,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转型升级。原来我只是创造出很多数字化内容,现在给它加上了区块链技术的支撑,它就被转化成独一无二、不可分割、可确权、可交易、可溯源,在区块链上永久存在的数字资产了。我觉得不仅更多的行业和人群会参与,在中国数字藏品跟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会紧密连接在一起。”

石岚预测,市场上还将新增很多元宇宙原生的原创IP。除了把现有的知名IP,如漫威、《西游记》、《三国》等,转换成数字藏品,元宇宙原生IP会更受年轻人的欢迎。

“第三点趋势,我觉得有了数字藏品,有了区块链技术的加持,创作者经济会变得更加繁荣。数字藏品市场可以触达到千千万万的普通创作者,甚至可以减轻整个社会就业的压力。”在石岚看来,随着数字藏品市场的火热,预计将有更多的斜杠青年诞生。

当前国内数字藏品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新热点,也引起了产业界的关注。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数据确权的有益尝试,数字藏品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价值和风险并存,需兼顾安全与发展。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数字藏品平台的搭建并没有太高的门槛。随着平台数量快速增加,行业鱼龙混杂,今年以来,数字藏品平台倒闭跑路、炒作藏品、虚假宣传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多个数字藏品平台产品交易价格出现暴涨暴跌现象。5月份,一些平台的数字藏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部分藏品短期内跌幅超过50%。

“目前市场上的企业良莠不齐,消费者一定要慎之又慎。在购买数字藏品时最好了解清楚,产品真实的发行方是哪家公司,产品IP有没有完整的授权链路,另外要认真评估内容有没有价值。例如,有一些数字藏品虽然是原创的,但是质量奇差无比,完全就是炒作。”石岚指出,首先要看好发行企业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另外国家严令禁止的那种打着数藏旗号,背后其实是在做金融交易化的炒作的行为,或者是任何跟虚拟货币交易有关的,消费者都要警惕。

央行上海总部近期也发文提示,NFT(非同质化通证)缺乏明确的定价依据,容易引发参与者过高的心理预期。部分人利用NFT这一特点违规设立NFT交易平台从事投机炒作,通过创建多个账户、左手倒右手填充交易记录等方式操纵NFT价格,普通群众参与此类交易极易蒙受损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