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外籍华人向“新民帮侬忙”反映,他们在随申办上实名注册的姓名都是护照上的英文名,因英文名在随申码和核酸码上不统一,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我有“分身”了?
在沪的美籍华人Shone告诉记者,他是根据护照开立的随申办账户,账户名称是英文全名,名字拼写时有一个“-”。他注意到,核酸码的英文全名正常显示,名字中带有“-”;扫场所码,显示的名字也有一个“-”;唯独随申码上那个“-”没有了。
那么,这样会带来什么问题呢?Shone说,他用随申码去做的核酸记录,不能通过扫场所码来显现。“举个例子,我提前做了核酸,但用扫场所码扫出来的结果是‘14天内未有核酸检测结果’。”同样,他用核酸码做的核酸记录,在扫场所码时可同步展示核酸结果,但不能在随申码上反映出来。显然,系统把两个名字认作了两个人。不过与这种“割裂”情况相反的是,他所有的核酸记录都可在一个账户内查到。
随申码和场所码互不认,怎么办?Shone说,现在他只能一天用随申码做核酸,另一天用核酸码做核酸。
记者将上述情况反馈给上海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处理。Shone表示,现在他的随申码、核酸码、核酸记录的名字已统一。
姓名颠倒了?
市民罗女士的丈夫是加拿大籍,使用护照注册了随申办账号,实名认证的随申码姓名是LIJUN。“6月9日前,核酸码姓名也是LIJUN,随申码上的核酸检测结果和实际检测情况一直吻合。”罗女士说,奇怪的是,6月9日核酸码到期,丈夫更新核酸码后,发现核酸码姓名变更成了JUNLI,“由于随申码和核酸码姓名不一致,导致6月9日后随申码不能准确反映核酸检测结果。”
截至向本报求助这天,罗女士丈夫的随申码显示检测结果是“10天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而实际上这10天内,他每一两天就会做核酸检测,且均为阴性。这给他的上班和出行带来极大困扰。“我用我丈夫手机上随申码小程序里的申述渠道,多次反映这一情况,还上传了多张手机截图,希望能重新把核酸码上的姓名恢复为LIJUN,与随申码上的姓名保持一致。”
记者联系了上海大数据中心,之后罗女士回复称问题解决了。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