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玉红)让更多人住有所居,吸引更多新市民、青年人“扎根”,上海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为“保租房”)。昨日,市房管局局长王桢做客“2022民生访谈”时透露,今年,上海力争建设筹措18万套(间),计划供应6万套(间),将于第三季度在随申办App试运行“我要租房”服务。
2021年11月,上海制定《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期末,累计建设筹措60万套(间)以上的保租房;今年年初确定了全年建设筹措保租房17.3万套(间)的目标任务。“截至6月底,已完成建设筹措12.4万套(间),达到全年目标任务的70%左右。”王桢介绍,通过新开工项目建设、非居住项目改建,以及存量项目认定纳管等多种渠道加大筹措力度,争取全年完成建设筹措保租房18万套(间),计划供应6万套(间)。同时,上海将遴选一批户型和价格适宜的项目,重点保障在沪就业且无房的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对象。
本市保租房多分布在轨交站点周边600米范围之内;新增居住用地中的70%将被用作保租房建设用的土地资源。保租房的初次定价在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九折以下;租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少于1年、不超过3年,鼓励出租单位与承租人签订2年、3年期的租赁合同;合同到期后,入住对象经复审仍符合条件的,可继续租住。在沪合法就业、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住房困难人员均可申请保租房,不受户籍限制、不设收入线。
上海正加快建立健全市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方便租赁双方完成供给和需求匹配,依托市民“随申办”App,开发“我要租房”应用场景,汇集上海各类租赁房源,提供在线看房选房、申请预约、合同网签备案以及办理相关公积金提取支付房租等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式”服务。“按计划,这一应用场景将于三季度试运行。”王桢表示,随着平台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房源供应的逐步丰富,最终将实现保租房当天线上申请、当天完成审核并签约入住的设计目标。
上海还将加快制订配套政策。有关部门先后制订出台租赁管理、规划土地管理、租金评估等8项配套政策和操作细则,初步形成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联动、覆盖保租房全生命周期的“1+8”政策体系,为上海保租房规范有序发展做好制度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