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欢)昨天,临港新片区发布了《临港新片区加速壮大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临港新片区加快创新资源聚集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行动方案(2022-2025)》和《临港新片区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加速人才集聚行动方案(2022-2025)》。
《临港新片区加速壮大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明确将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双核驱动的新引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的桥头堡、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承载地的主要目标。在技术创新领域,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的集成电路产业要实现芯片设计重点产品进入国内顶尖水平;芯片制造工艺进入国际前列;装备材料关键“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5家国内外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5家年收入超过20亿元的设备材料企业、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10家以上上市企业。到2025年,将“东方芯港”建设成为汇集制造、装备材料、封装测试、芯片设计各板块的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创新基地,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组合拳将推动临港新片区加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创新发展高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
《临港新片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行动方案(2022-2025)》指出,到2025年,临港将引进建设8家以上对标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实验室,支持不少于100家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新增认定不少于10家临港新片区创新联合体、不少于3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5家具备成熟孵化和加速经验的服务机构,至少与30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临港将引进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搭建梯度培育体系,引导支持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挂牌上市;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多种机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技术转移机构,打造各类创新应用示范场景,加强创新产品推广应用;落实税收优惠等科创政策,加强创业投资引导奖励,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服务。
《临港新片区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加速人才集聚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要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新增各类住房约1200万平方米、约16万套;建成交付中小幼学校23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不少于3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在南汇新城镇实现机构养老服务向常住人口全面覆盖;商业设施总量达到约100万平方米;主城区中运量公交实现全覆盖。临港新片区将建立人才发展专项支持资金,投入不少于30亿元,加大对人才引进、培养、安居等的支持力度,包括缩短人才引进和落户的等待期;建立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普惠扶持与重点支持并重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人才租房补贴、前沿产业人才安家补贴、优秀人才购房补贴等相互衔接。
当天,还有24个项目进行签约,涉及总投资额超18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3个,涵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产业领域,包括福光集团研发总部及激光产业化项目、新顿全球研发中心项目、合智航空发动机叶片项目和上海诺倬力总部和数控机床产业化项目等。城市功能项目11个,包括万达星海汇、奥特曼酒店、港城广场图书馆、华东师大附属浦东临港小学、幼儿园等。这批前沿产业和城市功能项目的签约落地,将为临港新片区产业和城市高质量快速发展注入新能量、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