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有了反弹,在连续两周的下调之后出现反弹,量能没有明显变化,可以认为是技术性反弹,所以反弹之后笔者给的建议还是继续减仓。笔者观察了一下周边主要市场的表现,发现反弹之后也有减弱迹象,日股美股表现最强,其他主要市场稍弱,而对A股影响最重要的港股市场表现最差,甚至弱于A股市场。
两大人气领涨板块的龙头股茅台和宁王仍然表现不佳,继续维持缩量整理,这也让A股市场上涨动力减弱,依赖一些题材股和板块轮动来维持低迷整理,但是主力资金明显没有进场拉升,所以这种反弹是很弱势的反弹,笔者给的建议还是逢高减持,耐心等待大盘磨底行情进入尾声或者开始放量上涨的初期再进场。本周另一重要板块大金融板块有企稳迹象,不排除下周依赖金融板块的表现,指数还能维持上涨或者不跌,但是除了这些权重股,其他个股的调整风险依然存在。
前期销售火爆的一些产品,笔者看了看,近期大多都还是跌破了面值,这给让近期后续产品的销售也带来一些压力,这种现状和股市低迷的状况一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所以还是要期待大盘放量上涨才会恢复点人气,而行情火爆带来的销售火爆也会助推大盘的增量资金入场,这种关系是互为关联的。
近期比较火爆的半导体芯片板块,经过了一轮上涨行情后,本周开始陷入高位整理,这就让市场更加没有方向感了,所以市场出现了很多其他题材的板块轮动,但是缺乏持续性,依据笔者的经验,还是有获利就及时落袋为安,出来的资金可以考虑在几个长赛道里逢低买入。长赛道目前来看还是集中在几个热门行业里,比如新能源车、碳中和、半导体芯片、大消费等等。
由于行情低迷,笔者觉得除了保持观望和尽量增持现金,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策略了。特别要注意的是,喜欢短线交易的投资者,在这种阶段如果操作不顺利,要尽量减少操作频率,不要在这种整理阶段消耗有限的资金,笔者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投资者,给的建议都是这样,只有大盘放量上涨的阶段才是短线交易的机会,胜率会大点。
也许有投资者会关心,大盘什么时候会开始好转,才会有进场的机会?这个判断其实很简单,一般就是两个信号。一个是要有量,表明市场交投活跃,人气上升。还有一个就是有市场投资主线,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总要有投资的方向才能进场,像宁组合和茅指数这样的板块,就是市场长期投资的主线,也许以后还会有新的投资主线出来,但是目前市场没有这样的标的诞生,老的投资主线和赛道又表现低迷,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休息了。
国都证券 王骁敏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