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智慧城市,是怎样一种体验?一条智慧水岸可“以小见大”。
人们一进入水岸区域,它便开始了全程陪伴和服务。自动报警、自动巡检……针对各种“突发事件”,构建起从发现、预案触发到任务分派和复查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相伴但不干预、聆听而不聒噪、无影无踪却无处不在”,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携手商汤科技,将这样一个具有“城市生命体征”的徐汇滨江智慧水岸带进现实,服务申城市民。
能感知、主报告、有温度
徐汇滨江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汇闵行区界,见证了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史。经过改造,这里已成为生活娱乐活动、艺术文化体验的集聚地,是历史脉络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的重要坐标。
在长11.4公里的徐汇滨江岸线上,有近500家企业入驻,20多万人员通勤,以及数以万计的参观游客。面积广、人流多,日常运营管理和维护难度大,管理成本高且效率低。
商汤以自研的方舟企业开放平台为支撑,通过多项先进的AI技术赋能打造“智慧公共空间管理平台”,从而构建具有“城市生命体征”的智慧水岸,让水岸实现“能感知、主报告、有温度”。
“说它‘能感知’,是其对徐汇滨江建设段内的座椅、灯杆、井盖、绿植、草坪、建筑等15大类、70余小类、1.6万余资产建立资产档案;而‘主报告’则是指通过物联网、平台可视化,自动感知、发现区域内设备养护需求、异常事件、异常环境以及车辆闯入等情况。”商汤科技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有温度’意味着当发现区域内各类需求、异常事件后,可以自动告警,并派发工单给到相关人员,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从而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此外,平台还能定期自动生成运营报告,辅助管理层做出针对性的优化管理措施,打造更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
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据介绍,“能感知、主报告、有温度”的运营方式,极大程度实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让管理人员可针对具体情况迅速响应,促进区域管理从“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型,为西岸的运营管理带来更多效益。
以AI赋能徐汇滨江,不仅是商汤助力徐汇滨江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带的重要成果,更是助力智慧化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作为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商汤致力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数字化建设。此次通过AI技术,商汤将设备养护、运营管理、环卫、公共安全、客流管理等业务全部搬上“智慧公共空间管理平台”,打通了从控制中心大屏到各智能终端小屏的数字化链路。数字化链路的打通,不仅增强了对区域内车辆、人员和环境的管理能力,提升公共开放空间的综合管控效能,同时还刷新了综合管控的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记者了解到,商汤科技将与上海西岸开发(集团)继续深化合作,丰富更多样的数字化场景,为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一键全调度”贡献更多AI力量。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