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桥塌了。”随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葬礼计划立即启动,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英国首相特拉斯称女王的离开是“对英国和世界的巨大冲击”。对英国民众来说,这种冲击的影响更为具体和深远:在位70年,女王见证了15位首相的沉浮起落,是国家“团结和稳定的象征”。现在“伦敦桥塌了”,谁能团结英国?
96岁的女王生前也许比任何人都担忧这一点。这些年,作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她从不直接发表政见。但人们却可以从女王重要节点的致辞里窥见这个国家渐渐消逝的东西。
2020年,在英国疫情的“至暗时刻”,女王用一首深受民众喜爱的二战时期歌曲鼓励英国人,“我们会再次见面,美好的日子终将会来”。2021年5月,女王在演讲中表示,英国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带领英国从疫情中复苏,使国家比以往更强大、更健康、更繁荣”。当年11月,女王还在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上致辞,敦促领导人们“超越当下的政治”为地球创造“更稳定的未来”。
人们怀念女王,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她有这样团结人心的力量。在英国人眼里,女王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成为“国家的基石”。可以为任何议题吵得面红耳赤的英国人,很少会质疑女王。她的一生,可谓是一部英国和世界的当代史:生于一战时千疮百孔的世界,在二战的枪林弹雨中成长,见证了英国从“大英帝国”到“联合王国”的变迁,人生暮年之际又目睹了英国“脱欧”乱象和新冠疫情肆虐……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她用行动让民众明白这顶王冠真正的分量——要让英国人更团结。
然而近年来,女王还是无奈见证了英国一步步走向社会民意的分裂。人们怀念女王,某种意义上更来自于对英国当下内忧外患的焦虑。
英国媒体最近列出了特拉斯新政府面临的几大难题:凛冬将至,能源价格飙升,如何帮助民众渡过难关?医疗系统如何面对秋冬季节的疫情反复?如何团结因党首选举而四分五裂的执政党?如何处理与欧盟和其他大国的关系?
最大挑战可能在于怎样重塑民众对未来的信心。最新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7%的受访者对特拉斯新政府解决生活成本危机“信心不足”。而曾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在2021年最后一季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让不少英国人更为失落。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女王。”对英国人来说,这句常在耳边的戏言被寄托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女王在变化的世界里代表了一股“日常”和稳定的力量。美媒称,在王室影响力衰落的状态下,女王在英国的公共生活中仍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物。如今,对英国人来说,要怎样书写另一个时代,重塑像女王那样可以联结民众的坚固纽带?
多年前,年轻的女王似乎已经给出答案。她在自己21岁生日的演讲中对民众说,“我向你们所有人宣誓,我的整个生命,无论是长是短,都将致力于为你们服务。”这句誓言,对当下的英国来说,格外意味深长。本报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