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伦敦桥塌了谁能团结英国? 在位70年,她与中国有特殊情缘 女王离世动摇“基石”  英国平静下暗流涌动
第8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2022-09-09

女王离世动摇“基石” 英国平静下暗流涌动

女王去世后,英国民众聚集在白金汉宫门前悼念 图GJ

女王6日微笑迎接即将离任的首相约翰逊和继任者特拉斯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日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去世,终年96岁。她的长子、王储查尔斯继承王位。英国新首相特拉斯呼吁民众向新君效忠。

然而,对许多英国人、乃至海外英联邦国家成员来说,女王的离去绝非官方文件或货币上措辞从“her”到“his”的简单改变。

社会稳定不再?

在英国政府的声明中,在位70年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现代英国的“基石”,为英国“提供了我们所需的安定与力量”。

从女王登基的1952年到谢幕的2022年,英国从昔日的庞大殖民帝国逐渐蜕变。对于英国人来说,这样的转变与挑战是巨大的:如何让英国在实力与身份逐渐脱节时“软着陆”?如何让老迈的君主制适应战后技术革命与政治思潮的步步冲击?

70年里,英国国会上议院权力不断虚化;原殖民地纷纷独立,加拿大、澳大利亚与英国的特殊关系一步步调整;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普及与戴安娜王妃的出现,英国王室也逐渐失去神秘的面纱。

在这些背后,世界看到了一位勤勤恳恳的女王。“在崇尚保守性的英国社会,王室的存在提供了一种难得的稳定性。”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朱联璧认为,伊丽莎白二世的长期在位对英国社会意义重大,而且在位时间越长越是如此。“女王留下的权力空白容易填补,但个人魅力上的空白却不容易填补。”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李冠杰表示,伊丽莎白二世备受尊重的一点源自其道德自律感,但英国民众在这方面很可能对新任国王怀有疑虑。

恰逢多事之秋

白金汉宫外聚集大批民众悼念女王。但对于处在多事之秋的英国来说,王室易主加上政府换届,无疑放大了民众心中的疑虑。

9月6日,特拉斯才被女王任命为新任首相。尽管她声称要把减税、应对能源危机作为新政府的重中之重,但社会危机已浮出水面。由于通货膨胀不断高企,英国国内油气价格与电价猛涨,“不付钱”运动等事件频现,英国政府正面临巨大压力。

“从短期来看,女王的离世也许会带给特拉斯政府一段平静期。”朱联璧表示,随着女王葬礼、新王登基等一系列仪式的举办,大量报道及其营造的氛围会在相当程度上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仪式会产生一定的凝聚力,罢工等活动可能会相应减少。但从长期来看,特定氛围必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退。”

平静之下也许是暗流涌动。李冠杰认为,在经济压力与心理悲痛叠加下的英国民众,未必会给特拉斯足够的时间。虽然特拉斯在保守党内以明显优势获胜,但多数民意并不看好。在保守党内分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黑天鹅”事件的可能依然存在。

前路迷雾茫茫

王座易主产生的不确定性并不局限于此。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不仅是英国的君主,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4个英联邦国家的君主。

这是英国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在伊丽莎白二世继承王位时,她名义上统治的领土依然遍及各大洲,但当她转身离去,还有多少国家愿意奉新君为元首?

虽然英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联系紧密,但这并不意味着相互之间风平浪静。事实上,澳大利亚1999年还举行公投决定是否改行共和制,加拿大也在1982年从英国国会夺回本国的修宪权。当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2021年宣布不再承认女王为国家元首时,英国王室也只能一声叹息,英国舆论则纷纷感叹别国影响力的增长。

英联邦国家元首的身份还只是虚职,苏格兰独立与爱尔兰统一的问题,就涉及英国的切身利益。多年以来,苏格兰分离主义致力于推动独立,英国“脱欧”后,北爱尔兰问题也日益考验着英国的内政与外交。

朱联璧认为,对于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几代人来说,女王是共有的记忆,是团结的象征。但对新王,人们缺乏共同的记忆,以及可比肩女王的认可。对于英国而言,前路迷雾茫茫。 本报记者 杨一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