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公园 记者 王凯 摄
“雅竹幽簧闻音韵,移步换景趣无穷。”被戏迷们亲昵称为“戏曲之扇”的宛平剧院近日携手相距不过数百米的东安公园,拍摄了一部名为“东安寻梦”的短视频。这也是东安公园在完成硬件升级改造后,进一步变身戏曲主题公园的第一步。修旧如旧的外表下,这一小而美的公园因为拥有了传统灵魂和人文情怀,逛起来更别致也更具雅趣。
日前,记者和自小在周边长大的小伙伴们跟随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公园科科长孙智婵、东安公园园长赵繁华的脚步,重新逛了东安公园,旧地重游带来一波回忆杀。未来,东安公园将与宛平剧院联动,为观众市民带去实景戏曲表演、沉浸式古风体验,和有别于都市快节奏的慢生活。
别有趣味
位于中山南二路811号的东安公园,隐匿于繁华都市之中,四周被居民区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环绕,虽占地面积仅18724平方米,却拥有数十种珍贵植物及十余处场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款步前行曲径通幽。
全新改造升级的东安公园保留了以竹为主的江南庭院样式,布局仍旧采用传统院落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手法,运用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展现意境。园内,洞门、漏窗、游廊相连,花墙环绕,信步逛去,时而幽深,时而开朗。爱竹的人最喜在东安公园流连,这里遍植箬竹、紫竹等近20种,园中各处亭台楼阁均以竹命名,如翠竹楼、芳竹亭、千里亭等,公园中心还有翠竹湖、山泉溪……春可看红杏、夏可赏睡莲、秋天枫叶红、冬天品梅香。
恰逢中秋佳节,贴心的园长在翠竹湖旁设置了“花好月圆”的打卡牌,前来打卡的不仅有年轻的小情侣或是新婚当日寻景外拍的新娘子,还有那些日日携手来逛园子的老夫老妻。80后的赵繁华深有感触地说:“每日傍晚,当你看到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爷爷、老奶奶手牵手在公园花径内散步,就会油然生出一种向往,任它时光匆匆,无惧外界纷扰,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古意盎然
两日前,“东安寻梦”的古风主题线上游园会短视频在朋友圈被刷屏,勾起60后至80后一波回忆杀。有自小在公园旁新村长大的80后将视频发在同学群:“聚会!聚会!是时候,回到小时候打弹子的地方来看看。”也有日日到公园晨练的阿姨向新来的朋友炫耀:“看到(口+伐)!此地就是小姑娘弹琵琶的地方,伊只镜头从河浜对面拍过来额!”
晨曦中薄雾弥漫在曲径通幽的石板路上,一个婀娜的身影缓步向前推开了东安公园的大门……视频中,身着汉服的美人在园林里结合二十四节气“处暑三候”“竹文化”和“公园八景”分别展示了南北朝、唐、宋、明四个朝代的服饰,从音乐、茶艺、民俗、手工艺四个方面演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编竹、书画,还是抚琴、弹琵琶,人和景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古意盎然的传统生活画卷。
宛平剧院项目负责人陈蕴介绍,短视频的灵感源自宛平剧院和徐汇区绿化市容局即将展开的一系列合作。未来,围绕富有特色的园中八景和亭台楼阁的布局,剧院和公园还将携手打造昆曲实景演出,如“游园”“惊梦”的表演,或邀请评弹名家定期驻场,在公园西北角的二层小楼演绎长篇评书,让戏曲之雅为公园之美画上点睛之笔。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