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一个窗口  一台时光机 在南昌路“绘说城市” 国风吹进家门口的公园
第9版:文体新闻 2022-09-12
让艺术与街区一同成长

在南昌路“绘说城市”

“我们这条南昌路,越来越有文艺气质了。”在瑞金二路街道住了60多年的老居民杨曙辉,几乎每天都要从南昌路经过,却是第一次走进南昌路296号的上海设计之都ADHUB城市艺术微空间。近日,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绘说城市 街区造像”五人连载插画艺术展(见上图)。微空间负责人、策展人马颖介绍,参展艺术家分别来自景观设计、视觉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解析城市的街区,用色彩的笔触绘说城市的烟火、文脉和印记。

“接力”的第一棒——上海市政总院专业总工程师、上海设计之都首席城市空间艺术专家钟律带来她的“归来”和“自然”两个系列的作品。“归来”系列中,她挑选了《南京东路的雨寂》《伞下的外滩雨》等描绘街景的画作;“自然”系列则大多以盆栽植物为绘画主体。“街景对应的是理性城市空间,是A面;植物则寄托人们的情感和对美的向往,是B面。这些大家身边可感知的艺术,最适合放进街区内来呈现。”

9月20日至11月13日,艺术家洪啸、黄英婕、郭文媛、浩川还将依次带来不同风格的作品。

绘本创作者、动画设计师洪啸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将对家乡的热情融入自己的作品。此次展览,他不仅带来写生及插画作品,也将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动画作品,展现城市风貌的同时,生动讲述上海故事。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黄英婕,计划呈现她最新的创作成果——AI人工智能插画。黄英婕希望借此次画展的机会,让AI绘画走进大众视野。

自由插画师郭文媛给自己的标签是“街头画师”,她最爱的就是抱着速写本,在街头用纸笔捕捉看到的风景。此次,她将带来记录上海街头生活的《蝉鸣震耳欲聋》系列插画,以及今年春天她搬到南昌路居住之后,最新完成的以城市生活场景为主题的插画作品。浩川是从新加坡来到上海工作的视觉艺术家。他即将展出的作品,乍一看并没有描绘城市景象,而是聚焦于一只不断变换表情的小怪兽。然而这只“小怪兽”,正是浩川眼中城市生活的缩影。

自展览开幕起,每天都有许多周围的居民慕名前来观展,其中不少是艺术从业者。刘瑾是湖北人,2020年她刚来上海,就被闹中取静、艺术感满满的南昌路吸引,把画室开到了这里。美术教师赵玮琦也表示,经过近几年的街区改造,南昌路从脚下的艺术路标,到街角花园,再到大大小小的公共文化空间,处处都是艺术的摇篮,这也是越来越多艺术从业者聚集在此的原因。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