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萍在C919大型客机首次发动机点火时留影
组织策划了C919项目和ARJ21项目研制制造技术总方案并成功实施,成功构建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和ARJ21支线客机项目工艺规范体系;在国内民机研制中推行“并行工程”,实现了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制造、自动化装配、集成测试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组织实施建设了5条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并成功应用于C919总装制造;整合商用飞机制造关键技术和研发制造基础,搭建了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她,就是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厂女总工程师姜丽萍。
9月底,C919大型客机历经15年攻坚克难,成功获颁型号合格证,是我国大飞机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具备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这一刻,对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总工程师姜丽萍来说,意义非凡。从2002年ARJ21支线客机项目立项到C919总装下线、首飞、取证,她为国产民机事业奋斗了20年。作为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厂的女总工程师,她用一副看似柔弱的肩膀,扛起中国的大飞机梦。
回国寻梦担当使命
1995年,姜丽萍通过人才引进调入上海飞机制造厂从事技术工作,1999年被中航一集团派到英国企业工作。在英国的两年四个月,姜丽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相比优厚的薪资待遇、良好的生活条件,我更想为祖国的民机事业效力。”2002年4月,ARJ21支线客机项目立项。面对祖国的召唤,姜丽萍提前结束与空客公司的合作,果断与家人一起回到祖国,参与ARJ21支线客机项目和后来的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
姜丽萍回来不久便担任了项目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这个岗位的最大责任,概括地说就是要保证能把飞机造出来,并能稳定、可靠、高质量地实现量产;前端是设计,后端是制造,如何把飞机造出来是我工作的核心。”这个岗位不仅需要全面的综合知识和技能,也需要过人的胆略做技术决策,更要具备驾驭应对复杂多变情况的协调能力。“大飞机研制是抄不来、要不来、买不来的。所以对我们担当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个体的航空梦,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坚守信念“永不放弃”
在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祝桥基地,有一座象征腾飞的雕塑,基座上“永不放弃”四个大字,讲述着几代中国航空人追逐梦想的故事。
多年来,航空人“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姜丽萍,让她舍不得离开航空事业。“2008年前后,ARJ21快首飞了,我觉得太累了,想自己以后能不能不再干这么操心的活了,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随后的想法占了上风:别人能退,总师不能退,骨头硬不硬,就看这种关键时候。后来,就是靠这种坚定的意志,又带领大家完成C919这个更大的项目。”
在实际工作中,姜丽萍保持一股敢啃硬骨头的劲儿,虚心向老专家、老总师、老工艺技术人员请教。她很喜欢到一线、下车间,非常重视工人师傅们的经验和知识。她始终记得一个画面:一位年近60岁的技术人员趴在机头下部舱内,看一个组件安装是否准确到位,“看着一个快60岁的人那么躺在地上,那么卖力地工作,我作为大家的领头人,还有什么理由倒下呢?”
关注创新展望明天
从ARJ21到C919,是大飞机制造体系上的飞跃,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挑战不可同日而语。“C919生产线安装过程中,我每天都要去盯现场,如果出差一周没去,回来就算半夜了都要去看看进展。看一眼就安心,看不到很难受,它就像我的儿子一样。”
2017年5月5日,启动、滑行,机头昂起,C919首架机从浦东机场平稳利落地飞入云天。经过1小时20分钟的飞行,当C919首架机稳稳降落时,姜丽萍抑制不住内心激动:“飞机凝聚几代人的梦想,就像我们孩子的诞生,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希望。”
“能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代表一线科技人员参加大会,我感到光荣和自豪。作为科技人员,我最关心的还是科技创新。”姜丽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党的二十大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在全体航空人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迎来中国大飞机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