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
杨浦滨江已成“生活秀带”
百年积淀,非凡十年。杨浦勇立时代潮头,“杨”帆起航,“浦”写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杨浦立足区域特色,奋发有为、创新开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民城市建设的硕果。谈及过去十年,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说:“这是中国的非凡十年、上海的非凡十年,也是杨浦创新发展的非凡十年。”
如果说这是一张时间跨度为十年的“考卷”,谢坚钢认为,最突出的成绩可以概括为“四新四优”。
十年蝶变大变YOUNG
十年蝶变,杨浦越来越YOUNG(年轻)。
谢坚钢介绍,一是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杨浦坚持举创新旗、走创新路、打创新牌,成为连续四年被国务院表彰的双创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上海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235.1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1951.32亿元,区级财政收入从70.97亿元增加到143.01亿元,“创新杨浦”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二是以城市更新促进城区面貌优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既提升城区形象的“面子”,又做实群众满意的“里子”。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实现贯通开放,形成“一桥两环五线五隧”的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
三是以推陈出新促进社会治理优化。探索建立社区政工师、规划师、健康师和社区党建顾问、法律顾问、社会治理顾问“三师三顾问”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一个睦邻中心、每个睦邻中心至少有10个服务项目的“1510”睦邻服务圈。
四是以自我革新促进党建成绩优良。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城市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区“十四五”规划和党代会报告,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区域内涌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人民教育家”于漪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形成各类优秀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生动局面。
打造人民城市“样板间”
在杨浦这片创造奇迹的热土上,未来人们还可以有哪些期待?
谢坚钢认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考察并提出人民城市理念的地方,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是杨浦义不容辞的使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是杨浦责无旁贷的担当。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杨浦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突出“人民城市”和“创新发展”主题,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
杨浦将全力打造人民城市的“样板间”,加快推动不成套旧住房改造、美丽家园建设等民心工程,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居住生活空间,让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全面激活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助力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加快形成在线新经济、现代设计、智能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全国融通创新发展标杆引领区。
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
抢抓数字化转型新机遇,杨浦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持续盘活存量、释放增量、激发流量、提升质量,全力打造“一带、一区、一圈”数字经济地标,引导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谈到这项工作,谢坚钢如数家珍,“一带”即“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杨浦拿出占整个杨浦滨江区域近六成(共1.12万亩)的土地用作生态园建设,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向“在线新经济产业首选地”转型升级。目前,已集聚美团、B站、字节跳动等一批领军企业,力争到2025年集聚30家以上头部企业、30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
“一区”即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布局元宇宙、节能环保等新赛道,加快推进“大创智数字孪生云上之城”建设,积极承接市级数字孪生策源(底座)平台,持续丰富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全国首个数字公园,努力形成“大象起舞、蚂蚁雄兵”的产业结构生态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产业空间生态。“一圈”即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紧抓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重大机遇,以数字化助推传统设计产业拓展升级,加速打造上海“设计之都”核心功能区和世界级“大创意”产业核心区。特别是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杨浦与同济大学深化区校联动,积极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智能治理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2021年底,环同济总产出达到563亿元。
擦亮“生活秀带”金名片
近年来,“生活秀带”已成杨浦的一张金名片。杨浦正在滨江全力建设人民城市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谢坚钢指出,滨江开发始终坚持突出人本价值,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还江于民、还景于民,坚持把珍贵的滨水“第一立面”留给人民。
扮靓生态颜值,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实施,加快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市级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比如,杨浦大桥下正在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超过35000平方米的生态创新城市公园,年底建成开放。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