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沪举行 上海出版新书《解答时代之问》 “第一声”如何传遍山河大地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2-10-13

“第一声”如何传遍山河大地

田沁鑫执导《直播开国大典》的背后故事

《直播开国大典》剧照

《直播开国大典》剧照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许,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振聋发聩的话,就此传遍山河大地。那么,这句话,又是如何传遍山河大地的呢?明天去看国家话剧院院长、导演田沁鑫,率国话精英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直播开国大典》,就能在紧张悬疑、爱恨交织、惊心动魄中,了解中国广电事业如何一路从延安走来,1949年关键节点前后的统战工作以及隐蔽战线的风云诡谲……

一段对话引发一个主题

《直播开国大典》的构思,最初只是源于田沁鑫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罗兵的一次聊天、一段对话。在北京电台70周年庆之际,罗兵与田沁鑫谈及,当年正是北京电台首任台长丁一岚与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的齐越,共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直播了开国大典。齐越更是被人誉为“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广播第一声”。

1949年,中国广电设备的技术并不先进。曾在天安门广场上制作过国庆活动的田沁鑫明白,时至今日,在天安门广场收声的技术难度依然很高——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如何在如此开阔、空旷的空间里,现场安置、计算扩音设备的数量、位置、角度及其之间的声音反射,以确保最终形成的声音清晰、保真,难度极高。

当从延安前来、穿着军装的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队伍,收编了国民党的北平广播电台,且需要借助留美归来的总工程师主抓技术之际,两队人马如何合作?正在此时,又接到“天字号任务”——无法透露具体时间、地点,但是要求一个月左右完成直播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田沁鑫听到这几句概述后十分惊喜,这么高难度的工程,人尽皆知圆满完成;而且,这是一个多么有戏剧性、有冲突、有悬疑,多么令人共情的故事!

一个主题引发一部戏剧

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成立,是当时大批来自上海、来自重庆国统区的文艺青年的“理想国”。新华广播电台最早是由新华社原社长廖承志和周恩来、朱德一起,用了苏联的一套设备,在延安创立的一个广播电台,向全国乃至全球发出延安的声音。后来,这支编制健全的穿军装的队伍,与经过改造的一批国民党技术人员融合成一个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必然因为来自不同背景、先天缺乏信任而产生矛盾与冲突。田沁鑫分析说,这个主题,先天具有戏剧性,可以发展成一部戏剧。

该剧主要体现的是在1949年10月1日前的一个半月里,新华广播电台与北平广播电台迅速合体,接手“天字号任务”。新华队伍的总工卢海宇与北平队伍的总工赵英杰曾经是大学同学,但是毕业后投奔不同阵营,此番重遇——技术上,需要赵英杰领衔;过程中,又不能全盘信任赵英杰。而穿着西装、头势清爽的赵工颇具男性魅力,吸引了从延安来的女播音员高大梅,高大梅以“监视”之名接近他的同时又恨自己“不争气”……最后,任务圆满完成,但是全剧还没有结束,庆功宴上新华广播电台全体脱下军装,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真正走出了新中国广播事业的第一步。

一部戏剧“点题”一种形式

田沁鑫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国话肩负文艺为人民的职责,也有着引领国家舞台艺术形象的使命。我们如何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主旋律作品更好看,是一种文化责任。”这些剧中人脱胎于真实人物,如何在艺术上探索、创新,就成为田沁鑫需要在该剧里完成的课题。直播,不仅仅是剧名的一部分,还以现场技术的方式体现出来,亦即,把演员的表演也在舞台上“直播”出来,虽然直播影像比真人表演有一点点延迟,但是创造了历史与当下的时空链接。

开场前,舞台右侧有一个巨大的收音机;而收音机上最具特色的波段,就成为天幕上显示时间的背景——时间滴答滴答倒数的紧迫感,油然而生。三四架专业摄像机穿梭在坐于课桌前的十多位播音员面前。谁播音,摄像机的镜头就推上,谁的播音画面就出现在天幕上……凸显“直播”主题之际,这一手法还能勾连时空。当台前,卢工与赵工彼此试探对方效忠于哪一方之际;后方,年轻演员扮演他俩大学时期的同窗镜头投影于幕布上。剧情上,交代了两人的前史;艺术上,贯穿了两个时空,打通了两人情感。

在舞台上运用摄像机同步拍摄,是田沁鑫早在2017年与上海戏剧学院一起排演话剧《狂飙》时就采用的手法,在《直播开国大典》中的运用更为娴熟、有机,做到了“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这也是技术上乃至艺术上对该剧的“点题”。

这是国家大剧院向国话委约的第一部作品,首演于离天安门很近的国家大剧院。“大家到天安门这个地方来看戏,一定会想到那个庄严时刻。排练的时候,我每天都会路过天安门,我有时候就会在那儿停一会儿,一个人安静地待一会儿,多想一想这部戏……”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