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翠岭晴云(中国画) 乌桕微丹菊渐开 鸠坑茶 孙犁与《夜光杯》 巨鹿路,人间有味是清欢
第15版:夜光杯 2022-10-25

巨鹿路,人间有味是清欢

黄政一

巨鹿路上有一幢被绿荫庇佑的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花园建筑,那曾是上世纪“上半场”“火柴大王”刘鸿生的胞弟刘吉生的私宅,名曰“爱神花园”。1989年,美军原驻华总司令、年届92岁的魏德迈将军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高度评价了刘吉生在抗战期间组织营救“东京大轰炸”后返航迫降在敌占区的美军飞行员的善举。而连家人都被蒙在鼓里的这一秘密大胆周详的大行动历经50多天在各方人士的合力下取得成功,64名美军官兵平安回家。被救美军机长泰勒·威廉·罗森后来写了回忆录《东京上空三十秒》,书中大书中国人对他们的大营救。1945年12月初,魏德迈代表杜鲁门总统和美国人民亲临海上刘府向刘吉生颁发了一尊特制的木制奖杯。伊是用在珍珠港事件中被击沉的战舰上的木头雕成,上面刻着刘吉生的名字和致敬语。可惜这尊奖杯在“文革”中被其女儿付之一炬。

如今,“爱神花园”是上海市作协。我家在附近,几乎天天经过,进得庭院里向的次数也不少。待得辰光最长的是1995年金秋时节举办的《秋水与火焰——作家访谈录》研讨会,那真是“大咖”云集,因为作者郭在精兄在书里将伊拉“一网打尽”。我灵机一动,千载难逢,趁会未开,近水楼台兜一圈得着一本签名最多的签名本,上有罗洛、徐中玉、赵长天、赵丽宏、叶辛、褚水敖、毛时安、冰夫、宁宇、张秋红、冯春等人的签名。首见大名鼎鼎的任溶溶伯伯很激动,伊胡子拉碴、嗓门奇大,衣着朴素,给阿拉留下了深深印象。伊大加称赞郭兄做了一件大好事。请任伯伯签名时伊也表扬阿拉。书中伊讲自己写诗,噱头也蛮多的,题目也古里古怪,里面大字小字也用一点。画家詹同是伊的好搭档,各摆噱头,目的合起来使得孩子感兴趣。伊近些年还是笔耕不辍,“豆腐干”文章画龙点睛,妙趣横生。去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伊出版了《任溶溶译文集》。听说伊欢喜美食,是“杏花楼”、上海咖啡馆的常客;也欢喜听戏,京剧粤剧评弹门门勿落空。伊就是一个大小囡,大顽童。伊讲:“我的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一生快乐,拥有童心,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我拥有一个无比幸福的童年。”吴洪兄的签名是后来补上的,《德温特夫人》《相约星期二》是伊的译作,畅销一时。

《收获》纪念杯,淡青色的杯面上有余华的小说名“活着”,活着就是王道。花园里喷水池中的女神也活得神采奕奕,伊活到今天也多亏了好心师傅的巧妙掩护,在动荡岁月中躲过一劫。

十多年前一个盛夏的清晨,阿拉骑着“老坦克”(自行车)去巨鹿菜场买早点,只见作协的围墙铁栏边上一位细细长长的着白衬衫的中年男子为一位花季少女拍照,两人有说有笑,阿拉在对面马路好奇,停下了车“轧山水”,阿会是刘家子孙来怀旧?身旁夹弄口的报摊老伯在理报纸杂志,似在梳理一段新的历史。阿拉晓得伊的儿子是位残障人士。那一幕明媚温馨的瞬间定格至今。今年2月正巧路过报摊,老伯瘦了一大圈,好久不见,物是人非,伊还守着。伊似乎认出口罩遮了露出半只面孔的阿拉,四目交汇,无言以对。想到近陕西南路以北一只弄堂口修车摊的“三毛”,五十出头前些年就离世了,阿拉请伊维修“老坦克”10多年,伊客气,有时还送车上门,音容笑貌犹在。今朝弄堂口很冷清,那扇黑大门后空空如也,原来放着“三毛”的“小仓库”。对面那幢小楼倒是人气蛮足,两家发型屋前仆后继。而路口那家神秘的羞答答的专售生殖保健品的商店,今年变身了,这道“风景线”没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繁华海上,潮落潮起。

沈昌文伯伯说:“我最喜欢在脏兮兮的餐馆吃脏兮兮的小菜。”老友新朋饭吃到大半又上来一只没点过的小菜,“飞菜”朋友闷声不响单坐在勿远的桌上,伊就是“老派人”沈伯。唐代文学家裴度说:“鸡猪鱼蒜,逢着便吃,生老病死,时至即行。”作协边围墙开了一扇不大不小的窗,屋里向是一只炒翻天的厨房,沿街的窗下摆着一只长木桌,上面摆满刚刚烧好的大肉大排狮子头酱蛋辣酱咸菜肉丝海带丝等,做盒饭一做20多年,厨房的油腻墙头显露无遗,伊渐渐成了差头师傅“打卡”之地,8元一份酱汁大肉加青菜打底的简餐维系了十多年。巨鹿路,书香菜香饭更香……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