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带家人孩子、邀三五好友,寻一处风景优美的绿地公园拥抱自然……秋日晴好天气,让“露营热”持续升温。
前阵子,笔者也到沪郊一处“网红”公共绿地走了走。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眼前湖水波光粼粼,粉黛乱子草随风摇曳,确实让人心情愉悦。只是散步一圈下来,在享受美的同时也见到不少问题与隐患,有些“煞风景”。
先说交通管理。这处公共绿地原本规划的停车区域,无法满足假期与周末激增的露营客流。停车出入口经常水泄不通,屡有鸣笛。进园路上,不少家长直接用露营小拉车载上小朋友,徒步与机动车挤在一条道上,着实要替他们捏一把汗。
从停车场开始,所有平坦草坪都“长”出各式各样的帐篷,一路蔓延到景观区域,越往核心区域越是密集。至于有树的地方嘛——绳子分别往两根树干上缠绕勒紧,不少游客直接扎起吊床,充分“利用空间”。漫步园内,一路上遇见了各种各样的“游园人”:有四处卖气球玩具的,有骑着三轮车卖炒米糖的,有支起小桌板卖自制三明治的,有坐在路边卖麦芽糖的……还不时与管理人员“打游击”。狭窄的慢行步道上,一对父女打起羽毛球;而外卖小哥的非机动车就从他们身边一窜而过——开放式公园,不少人干脆直接点外卖到帐篷前。
交通组织、营地管理、绿化保护、消防安全……“露营热”无疑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要满足、新业态要发展,不能“一刀切”地禁止,也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如何把握这一尺度?黄浦江东岸,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东岸滨江选取符合条件的草坪作为露营区域,避开发芽期与养护期对外开放。如此,在有效管理的同时兼具城市温度,也更好展现城市独特的风貌、烟火的气息、绽放的地带。
面对“露营热”,制度有规、监管有效、主体有责、市民有序,缺一不可。在规章制度方面,上海2017年已出台《经营性帐篷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对帐篷营地的经营基本条件、营地建设,以及游客的基本服务、特色服务、配套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随着时间推移,在多种因素叠加之下,露营经济火爆,新业态蓬勃发展,也催生暴露新的“痛点”“短板”,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引导规范。
在监督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联动、各司其职,打好“组合拳”,夯实主体责任。数字化智慧化手段也值得探索。例如,浙江省将统一开发“浙里露营”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省贯通建设营地大数据仓,及时掌握露营旅游各项数据,分析优化露营旅游的管理服务。
而对于游客市民来说,文明露营、保护环境,离开后不“留痕”,应当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约定。
近年来,上海不断开放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这座城市将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管理者也要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以绣花般精细的治理,让城市空间更加可亲。不远游也能收获的“诗与远方”弥足珍贵,需要我们共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