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太湖度假区国批30周年,近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展现在文旅+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下,探索“优生态、强文旅、兴产业”的发展路径,绘就新时代最美“太湖画卷”。
太湖是江南地区的母亲湖,浩瀚的太湖水系孕育了美丽富庶的江南、钟灵毓秀的江南,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山水苏州的生态底色。1992年10月,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历经多轮区划调整,太湖度假区管辖面积已由成立之初的11.2平方公里扩大至268.97平方公里,下辖金庭镇(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东山镇、光福镇和香山街道。
围绕“天堂苏州·最美吴中”愿景,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绿色生态创新实践示范区。数据统计,30年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7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80倍,接待游客总数增长了39倍、旅游总收入增长了50倍,成为守护绿水青山与创造金山银山的实践案例。
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表示,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落实《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打响“环太湖1号公路”品牌,借力环太湖科创圈、太湖科学城建设机遇,实现智能网联、生态环保两条赛道产业集聚成势,打造创新产业集群,推动太湖生态岛成为低碳、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示范岛。
大会发布了环太湖旅游资源一体化运营启动暨“爱上太湖,因为太美”文旅品牌;48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00亿元,涵盖16个文旅类项目和32个科技类项目。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阶段成果、太湖碳谷产业规划科创成果也同步发布。
太湖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健说,下一步太湖度假区将全面推进资源保护、文明探源、文旅融合、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各项工作,推进城乡文明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