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建筑可阅读  老字号创新 老字号新活力吹响“青春号角” 探索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上海范例 “上海指数”已在全球开展试点应用
第2/3版:要闻 2022-11-01
“上海奖”、2022版《上海手册》等一系列成果发布

“上海指数”已在全球开展试点应用

华政百年校园融入苏州河滨水绿地让申城市民又多了一个“建筑可阅读”的漫步空间,《上海手册》以专栏形式介绍了这一景观提升工程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时隔8年后,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重回发源地上海。昨天下午,以“行动,从地方走向全球”为主题的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上海正式启幕,开幕式现场发布了全球城市监测框架——上海应用指数(以下简称“上海指数”)、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以下简称“上海奖”),以及2022版《上海手册》等一系列成果。

“上海指数”在全球多个城市有了样本

“上海指数”由上海工作团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规院团队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研发,旨在对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绩效水平进行科学诊断和趋势研判,监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是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研判依据的重要工具和国际权威指数。

“上海指数”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领域和包容、安全、韧性和可持续特点而构建,且具有一定适应性,可根据城市不同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进行分级分类的动态优化。

“‘上海指数’从去年有了体系框架,到如今已经开始在全球多个城市有了样本。”上海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刘千伟介绍,如今,在全球,已有20多个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开展试点应用;在国内,中国五大城市群的近百个城市已开展试点应用;在上海,以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为试点,开展了新城可持续发展主题指数的创新应用。此外,“上海指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不断去调整,完善、更新指标的内容。

“‘上海指数’是将上海智慧、中国方案同国际标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与全球城市分享。”“上海指数”研究团队、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告诉记者,“上海指数”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础,研究遴选与城市的关联性和解释度最强的核心指标,既强调对城市人口、医疗、教育、交通、就业、投资、贸易、环境、能耗、财税等不同方面的客观性统计,也包括民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意愿、满意程度等社会调查内容。既有客观指标,也有民众心声,更好地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价值导向。

首届“上海奖”将在2023年颁发

大会还发布了“上海奖”和《上海手册》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奖”是联合国人居署主导,中国政府推动设立的国际奖项,旨在表彰各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突出进步的城市,推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各国城市之间的联通与合作。

2022年3月30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2022年执行局第一次会议上,联合国人居署宣布设立“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根据计划,近期将启动“上海奖”的征集,首届“上海奖”将在2023年颁发。

《上海手册》遴选收录全球21个案例

《上海手册》于2011年首次发布,自2016年以来每年出版年度报告进行修编,今年已经是第8次修编,现已成为一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新城市议程》的重要工作文件,成为各国城市展示可持续发展成果和分享可持续发展经验的重要平台。

2022版《上海手册》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地化”,遴选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共21个案例。中国有6个案例入围,分别是成都社区自治、北京百湾家园公租房、威海精致城市、上海建筑可阅读、黄浦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案例。其中,北京百湾家园公租房案例介绍了北京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以开放街区、立体社区等理念在大都市中心建设大规模高质量的公租房,使在大城市打拼的、暂时无力购房的同志通过租房实现居住梦,推动大城市从“居住排斥”到“居住吸纳”的经验做法。威海精致城市案例介绍了山东威海在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用绿色和温情打造精致城市的经验做法。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姚凯表示,时隔8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再次回到上海,意义非凡。上海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政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上海将持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把世界城市日这张饱含中国特色和海派底蕴的城市名片打造得更具魅力、更富活力,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本报记者 裘颖琼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