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亚太地区未来科学与技术发展论坛上,各国顶尖科学家不约而同聚焦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健康、粮食等议题,并强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跨界、跨国、跨时空的科技合作来未雨绸缪。论坛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也联合发布了《WLA亚太地区未来科学与技术发展2022上海倡议》,希望推动科技创新普惠亚太人民,建立开放-连通的合作关系,扶持青年科学家成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是我国慢性代谢病研究专家,在他近40年对糖尿病的追踪研究中发现,经济发展可能在糖尿病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美对比研究发现,我国GDP迎头赶上的同时,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除了年龄、基因等糖尿病发病的风险因子,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宁光认为,“糖尿病这类疾病的科学创新不仅需要长期跨时空跟踪研究、跨境的国际间合作,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引入,或将推动未来医学的变革,比如,利用AI对糖尿病进行精准预防和治疗。”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特别强调,科学技术需要包容性增长。“全球科学家要一起推动为所有公民利益研究的技术,而不是让技术成为一部分人获利的手段。”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认为,生命之所以在地球上有了40亿年的硕果,人类的进化核心并不是“适者生存”,也不是“最好”,而是多样化。“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拥有与生俱来的多样化,方能相互学习、探索未知,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发展、人类繁荣。”
在2000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古尔杰夫·库什看来,粮食的多样化是解决人类生存的“秘钥”之一。“一方面,植物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正在跨界紧密合作,利用分子培育、基因工程、基因编辑技术改良物种促进多样化,也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家推动建设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将种子储存在永久的冻土环境中,为全球植物种子保存‘备份’以应对天灾人祸。”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