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依弘《西施》彩排剧照
一手握笛,一手持翎,西施与旋波珠联璧合,舞得夫差如痴如醉,这段9分钟的翎舞由梅兰芳于1923年在北京真光剧场首演,如今由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依照专家的考据进行复排,将重现舞台。明年元旦,由史依弘挑梁的传统京剧《西施》将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数场外地巡演也已提前排定。
西施身居四大美女之首,服装上自是要不遗余力地展现西施的倾国倾城貌。提前一年,史依弘就与苏州的服装设计师张斌沟通,参照了当年的一些色彩,但花色皆为新选。戏服上缀有繁复的白孔雀、花朵图案,精美的手绣丝线上还点缀了大量闪片和玻璃管,灯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最后一场“泛舟”尤其好看,史依弘感慨,梅兰芳当年的剧照就很美,这次她白色戏服外身披蓝色流苏层叠而成的蓑衣,“一出来就能让人相信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
梅兰芳的《西施》原是两晚的戏,留下很多好听的唱段,戏迷尤为期待的翎舞就是第一本尾声的重头戏。这次,为了符合当代观众的看戏习惯,《西施》压缩到了两小时一刻钟左右,翎舞就相应调整到了中段位置。导演刘军表示,原本戏中东施效颦的段落将被舍弃,而是从西施到吴国复仇开始展开,更加紧凑。
往常舞台上西施常演的翎舞仅有4分钟左右,2000年史依弘演出的便是这个版本,且是一段独舞,那时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许美玲传授于她的。目前梅兰芳《西施》的音配像也是4分钟版本。而1923年梅兰芳演出的9分钟版本已经绝迹于舞台。
如今指导史依弘复原这段翎舞的是戏曲研究者陈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金鸿曾向当年和梅兰芳合作演旋波的朱桂芳先生讨教,记录下了那段9分钟的翎舞。陈超做了一回有心人,将自己从老先生那里听来的版本原原本本告诉史依弘,复原出一大段完整的流水。
《西施》这部戏本以文戏为主,看起来很容易闷,需要演员用精湛的表演和唱功来吸引住观众的眼球。除了这段翎舞,刘军还增加了一段戏曲舞蹈,表现越王勾践通过卧薪尝胆后,复国报仇前夕校场誓师。并且有相当的篇幅展示吴越两国战斗的场面,观赏性更强。
梅派的戏,难于无形处,只有内行才能看出需要多么深厚的功底。陈超坦言:“减法是最难的。在舞台上,东西越多越好表现,尤其外行看了会觉得这个得多难呀!”可梅兰芳就有本事让戏呈现美的韵味,而不仅是好看。
2000年时,刘军还在《西施》里演过将军,这些年他和史依弘合作过多次,也一路见证了角儿的进阶:“依弘的演唱、气场、舞台风貌跟20年前比,以前是年轻有朝气,现在是沉着、有智慧的美,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平。”
“为什么我特别愿意帮依弘?因为她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了,但仍然愿意付出很大的时间精力,把舞台的意蕴、韵味呈现出来。我们京剧,传承特别重要,不能躺平。她明明是偶像派,偏要做实力派。”陈超感慨。面对这样的盛赞,史依弘笑着摆手,却又正色道:“现在讲究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其实艺术就需要讲究、规范,才能大美。”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