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译制厂是上海文化的亮丽名片,是中国电影的宝贵财富。昨天下午,“译声言心,守正创新——庆祝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5周年学术论坛”举行,电影前辈与青年学者回顾上译厂历史,畅谈“上译品牌”发展的各种可能。
1950年,在上海万航渡路一间仅有20平方米的车间里,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开拓者陈叙一带领着11位“上译人”译制完成了《团的儿子》。该片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际儿童节在全国放映,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上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上译厂率先吹响了电影“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虎口脱险》《追捕》《黑郁金香》《巴黎圣母院》《冷酷的心》等世界各国的千余部电影在中国银幕与观众见面,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想象,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文化回忆,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实践。“1978年的时候,译制厂配《尼罗河上的惨案》,大侦探波罗有一句台词‘Take it easy’,剧本上的第一稿翻译为‘慢慢来’,第二稿改为‘别心急’,最后配音上的是‘悠着点’。这是谁改的呢?是上译厂的老厂长,太有味道了。”至今,上译厂的墙壁上还贴着陈叙一厂长的两句话“剧本翻译要有味,演员配音要有神”,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上译人上上下下对艺术的讲究始终未变。
“我们也曾经有过辉煌,但是,我们曾经也经历过非常艰难的低谷。”参加湖南卫视《声临其境》让乔榛又燃起了对配音的希望,“全国竟然有那么多的人还热爱译制艺术。几十年实践下来,我越发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艺术是全世界最优美、简约、灵动,也是最有韵致的。”近年来,上译积极抓牢声音经济热潮,不断地拓展影视、广播、有声剧的演播等创作模式,推出《红楼梦》等“经典名著有声剧”的制作,在喜马拉雅平台点击已经破亿。“我们现在正在完成全产业链发展的第一步。第一步,进入互联网从名著开始入手,2023年我们就会推出原创的作品。”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张大鹏分析说,文化领域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资源只会往头部集中,“有IP就能获得长久收益,有人才就能获得流量关注。所以,必须要让我们优秀的配音演员,通过影视剧、短视频、游戏、广播剧等各种渠道多发声”。学者还指出,上译厂在此基础上应该更多主动参与IP原创生产。同时,上译厂还可以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培训教材,强化人才储备。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