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溪山无尽图(局部) 金铁霖老师二三事 三十遐想 大鲨鱼的沉浮 我家老三叫QQ 城市精神与城市更新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2-11-20

城市精神与城市更新

诸大建

研究上海城市发展,我觉得城市品格与城市空间是互动和双向赋能的,后者是前者的空间投影和“化石”记录。

现在讨论上海城市三种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空间载体是什么?江南文化的空间载体主要是老城厢,看起来是无争议的。老南市的空间形态是一个微型的申字形,现在除了人民路和中华路组成的环城圆路(由原来的城墙和壕沟发展而来),以及复兴路和河南路这个“十字”,是宽敞有几车道的,其他的路和小巷大都是弯弯绕绕的,代表了当时的江南水乡街镇特色。这些路是从小河浜填起来,所以它们的宽度都非常窄。老城厢分成城墙内的城与城墙外的厢。城墙内的城主要是政治中心如县衙、文化中心如文庙以及居住空间;城墙外的厢是经济繁华的商业地区,上海的以港兴市就是十六铺一带的码头贸易带动起来的。有意思的是,上海的城墙是先有城后有墙,1292年设县时候没有建城墙,到1553年抗倭才建城墙。辛亥革命成功后从城市保全和发展考虑又把城墙拆了。

海派文化的空间载体在哪里?讨论海派文化,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文化、艺术、建筑、街区等方面。我研究大尺度的空间形态,会认为当年江湾五角场大上海计划规划建设的上海新市区,可以看作海派文化的空间形态代表。建设江湾新中心,初心就是要打造与租界完全不同、要超越租界的上海城市新形象。在大的空间规划方面,江湾新中心的区域计划草图是时任工务局长、留德博士沈怡亲自绘制的。江湾新中心的道路网络没有搬用租界的棋盘格式形态。事实上,沈怡一开始就反对采用棋盘式的道路格局,认为对斜向交通不利,在城市景观上也过于单调。他在设计江湾新中心空间草图的时候,对道路系统采用了因地制宜的方法,东部象限是棋盘式为主,西部象限是蛛网式为主。新市区规划面积6000亩约4平方公里,行政中心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位于两条垂直正交的主要道路的中心。两条道路形成十字形,南北向是世界路与大同路,东西向是三民路与五权路,表示纪念孙中山的“世界大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在小的建筑风格方面,新中心的许多建筑是留美归国的董大酉设计,特别强调要有现代建筑与中国建筑之混合式样。市政府大楼是最早完成的大楼,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任务书明确规定建筑形态外中内西,要不失为当时的新中国建筑物之代表。

那么红色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有大尺度的空间印记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人民广场。人民广场是从解放前公共租界的跑马厅改造转化而来。50年代和60年代的上海人从上小学开始就听老师讲人民广场是新中国改造旧上海殖民空间的重大成功实践。今天看人民广场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跑马厅的印记,但是可以从人民广场及其周围窥见上海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人民公园是老百姓的休憩娱乐场所,北端是有政治意义的市政府大楼,南端是天圆地方有中国韵味的上海博物馆,东侧是介绍上海城市发生发展的规划展示馆,西侧是夏邦杰设计的上海大剧院以及原来的跑马厅大楼即今上海历史博物馆。

上海城市和上海人的精神气质概括为开放、包容、创新,可以从上海城市空间及其多中心的演进中得到证明。展望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正在从一江一河的内陆型的多中心,走向大都市圈和大江大海的多中心。阅读上海城市空间,可以看到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发生发展与融合变迁,看到三大文化里某种一以贯之的现代性或“上海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