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毅
幼年时我家住在嵊县(现浙江省嵊州市)西部一个小山村,村前有一条河流,水流终年不竭。村中除有三四户民居和少量农田、竹林外,两边都是崇山峻岭,山的高度虽比不上西白山、东白山等上千米高山,也至少有六七百米的高度。
山中除虎豹豺狼早已绝迹外,各种兽类蛇虫都有。最引人关注的是野猪,农民在山脚下地里种的玉米、地瓜等,刚要成熟,野猪就成群结队前来啃吃,“糟蹋”农民辛劳种植的口粮。农民不得不搭起竹棚,带一只猎狗,手持长矛、火药枪,终夜看守,野猪来偷食时予以驱赶。
大山中最值得关注的另一种动物,名叫角麂,人们也称高山老角麂。其山羊般大小,所居洞穴较为隐蔽,平时很难见到其真容,只有在几种情况下才能听到其鸣叫声或见其身形。
一是每逢盛夏,角麂多在夜晚出来觅食,除山间野果、青草外,角麂常以蛙类、蛇类为食,在吃了蛇类尤其是毒蛇之后,十分口渴,亟须饮水。但夏季往往干旱少雨,山中泉水也已枯竭,角麂口渴难耐,就会竭力吼叫,其叫声很大,经久不息、震动山谷,并传到村中,常常将睡梦中的村民吵醒。
二是大雪下了几天之后,积雪难消,角麂就会从高山上下来觅食,因其身形是前脚长后脚短,下山容易,上山甚难。有村民捕获到一只小野麂,将它宰杀烹饪,发现其味十分鲜美,胜过牛羊猪肉。
三是乘大雪天狩猎之时。距我家十里的一个山村,有一个狩猎队,队员每人带一只经过训练的猎狗,一支火药土枪,趁着大雪多日不融化、角鹿四处觅食之机,一路翻山越岭,猎杀饥饿的角麂,到我村时已杀死十多只角麂。时值中午,狩猎队员已十分疲乏,于是来到我家,要我们帮他们烧煮带来的饭菜,用以充饥,而猎杀的十多只角麂就悬挂在梁柱上。
根据以前的见闻,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损坏多种农作物、繁殖又快的野猪,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已引起争议。那么,对人类、对大自然无害,且数量稀少的角麂,是否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