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草亭新曲 观察落叶 老街(纸本油画) 永远愿做“种花人” 陈从周与照片 美的复兴 完美的演绎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2-12-11

永远愿做“种花人”

圣野

编者按:孩子的童年,少不了美丽书刊的陪伴。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17个孩子才有一册少儿读物。因此,1952年12月28日,在上海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家专业少年儿童出版社,由宋庆龄先生题写社名。如今,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但陪伴了一代代孩子长大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却依然童心不老。

我出生于1922年,今年100岁了。我是一名诗人,从1942年发表第一首诗起,我写了上万首诗。我还是一名儿童文学编辑,1957年从部队转业来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直到1986年离休。而把诗人和编辑这两个身份联结在一起的,是我的老朋友《小朋友》杂志。说来也巧,她也诞生于1922年,由著名文化人黎锦晖创办于早年的上海中华书局,1952年落户于新中国第一家专业少儿读物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小朋友》和我同龄,今年也整整100岁了,我与她有着不解之缘!

上小学时,我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来自《小朋友》,那些童年的美丽歌声为我种下了诗的种子。走上诗歌创作道路后,我的多篇诗作在《小朋友》上发表,后来,诗集《欢迎小雨点》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使我在儿童文学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58年,我从好友鲁兵手上接过“接力棒”,负责《小朋友》的编辑工作。我一面继续儿童诗创作,出版了多部诗集;一面投入到编辑《小朋友》的火热实践中,不但推出了很多优秀的儿童诗,在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杂志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印数最高超过100万份,如今回想起仍感到心潮澎湃。

为了把《小朋友》编得新颖鲜活,让这座“儿童文艺的百花园”继续生机勃勃,我与编辑部的同事们一步一个脚印,在这片园地上精心地种花、护花。我们在内容与版面上不断创新,力求不通过一篇似曾相识的作品,不出现一个重复的版面。我们坚持“开门办刊”,走出编辑室,到学校、幼儿园去听课,参加学生活动,到少年宫去开座谈会,到动物园去劳动、观察,走向另一个更生动活泼的编辑室。我们到成人的文学期刊中去发掘作者;我们拆掉文编、美编的墙,广泛地与作家、画家交朋友;为了更好地听取读者意见、培养新作者,我们创办副刊《小朋友·笔谈会》,探讨低幼文学的编创规律;我们刊登孩子的作品,请孩子审读,为孩子服务,让孩子成为刊物真正的主人……

离休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仍为《小朋友》组稿、编稿,还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为孩子们讲诗,指导他们写诗,播种诗的种子。作为诗人和编辑,我都愿永远做个“种花人”,为儿童文艺的百花园奉献五颜六色的鲜花,增添最鲜艳的色彩。

记得我们曾经多次为《小朋友》庆祝生日,很多老朋友都祝她“长命百岁”,如今,大家的愿望实现了!祝《小朋友》百岁生日快乐,成为更多小读者的好朋友!也祝我的“娘家”少年儿童出版社70岁生日快乐!

有幸担任《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人体科学分册》之主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