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希望我们也有一份“创新者名单”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相相亲  看看展  聊聊爱 足球的英雄不只在世界杯上 看戏  不是去做阅读理解
第14/15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2-12-11

看戏 不是去做阅读理解

◆朱光

两朵蜡笔绘就的野花,迎风婀娜弯腰,弯着弯着,幻化成两个弯腰做体操的少女背影;如花朵模样的烟花,在屏幕上绽放,忽然腾跃出一只欢快的猴子“放射”出道道红色光芒……看得人心情舒爽,想从Young剧场的座位上也蹦起来,“跃”入彩色铅笔画绘就的美好森林。《里昂的野花》是漫画家马维佳前年在法国疫情独处时,内心绽放出的作品,今年上半年由民谣歌手小河编配上音乐,日前上演。这是一部没有人物塑造、剧情推进的作品,也因此,引发两极观感。

一部只有一张张叠化的动画和一个人负责吹拉弹唱的“剧目”,怎么看?有人看得雀跃不已,有人看得睡着了;有人看得心花怒放,有人看得一头雾水……雀跃的、怒放的,都是跟着感觉走的观众;睡着的、雾水的则是寻求理性的观众——睡着的放弃了,雾水的始终在坚持。

看戏,到底应该怎么看?

随便看,放松看,把自己“变”成一张白纸去看。

对“看戏”的预设,会影响看戏的效果。曾经在剧场里听到话剧迷的感慨:“我自己买票的时候,看到看不懂的戏,就觉得是戏太高级。”看,对一部戏的物质投入也会左右观感。当然,大部分的时候,是市场上有什么样的戏,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观众期待。

例如,悬疑剧、侦探剧的风行,会让普通观众被阿加莎·克里斯蒂“一叶障目”——要么,觉得中文版《无人生还》比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哈姆雷特》“还要好看”;要么,觉得大概悬疑剧加上音乐剧也会“不得不看”。或者,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那么时尚又那么高尚,下单买了国际舞蹈中心的现代舞——确实,舞剧、舞蹈是当下市场上销售最热的品类,其婀娜舞姿、绚烂舞美童叟无欺;但看到一群赤膊穿西装的男人在地上打滚是啥意思?

如果把目光望向发端于传统意义上的戏剧——两三千年前古希腊的戏剧、唐代的中国戏曲参军戏,那么截至20世纪之前,讲故事、树人物是主流,相当于如今“舞台剧”的概念。

笼统说来,20世纪之前戏剧的主要任务,确实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讲故事、树人物、传道理。因为欧洲老百姓在文艺复兴之后才开始识文断字读点书,戏剧始终是更为直观的普及常识、了解历史、娱乐休闲的方式。在中国,戏文的狭义就是三国演义等戏台上的故事,广义才是“戏剧文学”——不识字的老奶奶依然对戏文故事如数家珍。因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引发的社会思潮变化波及到知识分子和艺术圈。随后,戏剧“讲故事、树人物、传道理”的功能被颠覆。怎样“反传统”怎样来。这里的“传统”指的也就是古希腊戏剧传统,亦即,戏剧讲究的“三一律”——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里展示同一主题的结构被颠覆。对于不了解戏剧发展脉络的普通观众而言,《无人生还》这类密室侦探剧是最符合“三一律”的通俗戏剧。百年前,“三一律”在国际舞台就不那么“流行”了,或者说,如莎士比亚、莫里哀等这类被奉为各国各大院团的保留剧目、经典剧目——一如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会世代传承下去。但每一代的青年导演都在探索更新的舞台表现方式。例如,早在百年前,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就让坦克车开上舞台了。开创了荒诞派戏剧的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典型的反三一律的——这甚至是一部令人煎熬到坐立不安最终又怅然若失的戏。“戈多”好像代表的是“幸福”,可是两幕几乎重复的人物和台词,让人困惑、迷茫甚而厌倦乃至自我怀疑——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她或它)?台词为何要重复?场景为何一模一样?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这戏要怎么结束?怎么没有女性角色?那棵树是啥意思?看到最后,那个戈多还是没来,我是不是白看了?在数千年看情节、追故事的“主流”之下,1953年首演的《等待戈多》确实让不少观众不知所措。他们也像是看《里昂的野花》的部分观众那样满脑子问号,或者睡着……

时间证明了导演向观众的单向输出,不再是唯一的观演状态,亦即编导并非“出题人”,观众也并非“做题家”,因此,看戏并非是去做阅读理解题。戏剧,也可以单纯激发起某种情绪。例如话剧《4:48精神崩溃》,剧作家萨拉·凯恩有抑郁症,总是在这个时间点醒来。全剧也没有情节,只有凌晨醒来的情绪宣泄——观看之时,整个人被各种各样的绝望的能量攫取;看完之后,终于感受到自己还不算是最绝望的那一个……戏剧的好处之一,就在于能让观众去体验生活中未曾体验、但有益于身心成长的“苦口良药”。哪怕《里昂的野花》能让人睡着,那也是睡在春天的梦境里。

因而,看戏,只是进入一个梦想时空里放松。顶多怀着“相亲”的心情,合得上就多看几眼,多聊几句;不投缘,那就PASS,下一个!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