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9个区域坐标点亮上海金环
第5版:要闻 2023-01-09

9个区域坐标点亮上海金环

崇明环岛长江大堤景观步道南门段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华东无人机基地内展示的各款无人机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EV-AI智行港

崇明

散步休憩在最长“滨江大道”

坐标:崇明环岛景观道

上海最长的“滨江大道”在哪里?那就是被称为“百里生态秀带”的崇明环岛景观道。这一沿江改造工程目前完工部分的长度就已经超过100公里。而这仅是整个崇明环岛大堤规划的一半。

崇明三面环江,一面临海,江堤是一道重要风景线。不过,以往可供人们散步休憩的江堤段不长,除了长1200余米、有“崇明外滩”之称的南门海塘景观形象工程,大部分江堤只承担防汛功能。为了让江堤更“壮实”的同时兼具美观和惠民功能,崇明环岛大堤的改造工程应运而生。

原本南门沿江景观大堤是一条能抗百年一遇高潮位、十二级台风的堤坝,而环岛景观道的“堤路合一”段在对江堤提标改造后,标准已经提升为能抵抗两百年一遇的高潮位。同时,江堤往长江方向朝外拓宽,形成9米宽的堤顶路,有步道、骑行道和机动车道,沿路可欣赏美丽江景。

前年,崇明环岛景观道一期工程完工。该工程从城桥镇老滧港开建,向西经过明珠湖后,再向北接至规划新北沿公路,路线全长约44.5公里。而环岛景观道二期工程(西起城桥镇,东至护鲟路)长约56公里,也即将竣工。一期、二期贯通后,崇明的沿江步道将长达100公里。和环岛景观道一期一样,二期也是集防汛、生态和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复合通道。

如果说崇明岛是长江上的“珍珠项链”,大堤就是“串绳”,那最有看头的,还是那些犹如“珍珠”一般的景点。环岛景观道的建设主要还是根据现有生态资源规划沿途景点,并不会“大拆大建”。原先沿江林带将被保留,作为重要沿途景观在环岛景观道的规划设计中加以考量。目前路线上的知名景点,就包括西沙湿地明珠湖景区、崇西水闸、南门崇明碑、东滩湿地公园等。

今后,环岛景观道还将结合重要景观节点,设置若干服务驿站,满足游客赏景小憩的功能。规划中,未来的崇明环岛景观道,将呈现“堤外有自然滩涂、堤顶有环岛绿道、堤内有田园民宿”的多层次生态景观,让市民通过沿江而行的方式,悠然度过数日的美好假期,体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金山

2小时把舟山海鲜送上申城餐桌

坐标:华东无人机基地

美丽金山,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南北转型”三大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的汇聚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座“天空之城”,引人关注。

位于金山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华东无人机基地,正全力推进金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和华东无人机空港建设,聚焦聚力、攻坚突破,全力打造无人机产业集聚区、应用场景试验区及规制标准首发地。金山无人机产业也正逐渐成为“上海制造”的一张闪亮名片,金山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笔。

2021年,华东无人机基地联合多方,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使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超长距离海岛场景物流运输。这次成功试飞只是一个开始。如今,“让舟山的海鲜1小时到达上海,2小时到达市民餐桌”也已经过大量测试。新鲜海鲜用无人机直接运抵饭店门口,一碗“无人机海鲜面”,相信会让不少人想品尝一口。

“选择海鲜运输,是选择了一个有高附加值的切入点。”华东无人机基地负责人薛彬介绍,去年是从点对点的运输来解决干线运输问题,今年计划真正进入到商业化的探索中,能够接入用户的需求端,直接把运输的物资和商业深度结合,是未来要打造的一个特色场景,预计明年将正式发布。

无人机产业已成为我国低空产业经济领域新增长点。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支持金山建设华东无人机空港。为推进华东无人机空港建设,金山区出台了扶持无人机产业发展“十八条”政策。

“华东无人机空港,其实就是要打造一个以无人机为核心的特色立体交通的概念。”薛彬解释,现在无人机是以运物为主,接下来根据中国民航局的规划,可以逐步实现往载人的方向发展,空中立体交通的属性会越来越强。目前已经有企业在基地从事载人方向的研发制造及测试,令人期待。

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无人机特色产业园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的“华东无人机空港”核心区,基地正以示范应用为抓手、以场景应用为支撑、以产业应用为重点,加速建设集研发制造、飞行服务、适航检测、展示交易、创新孵化、科教文旅等为一体无人机产业生态圈。

本报记者 屠瑜

嘉定

能赏古董车能驾智能网联车

坐标:上海国际汽车城

顶级古董车的古典梦幻,F1赛车的速度激情,智能网联汽车的满满未来感……在位于嘉定的上海国际汽车城,你都能亲身体验。

如果你对汽车感兴趣,一定要来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内的上海汽车博物馆看一看。这里有近50个品牌的上百辆古董车,定格了汽车工业百年发展的一幕幕精彩瞬间。

展馆里,在嘉定诞生的第一辆小轿车总是吸引人们驻足——这就是上海牌SH760型轿车。嘉定自此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上海大众在嘉定成立,桑塔纳在国内第一条的生产流水线在嘉定投产……中国汽车规模化生产由此开始。

如果说博物馆展示着汽车的过去,那么,它旁边的EV-AI智行港,你可以看到蓬勃发展的当下。

作为全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的核心成果的示范窗口,EV-AI智行港聚焦未来出行的前沿科技展示交流、出行服务体验、购车新模式探索及科普示范推广。EV-AI智行港现已建成五大中心,面向公众提供新能源汽车全链条的服务示范和科普,现可提供近30项科普体验服务。

近年来,嘉定区围绕世界级汽车产业核心承载区目标定位,做优做强核心功能,积极推进汽车“新四化”。行走在嘉定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戴着帽子”的汽车。原来,这些汽车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并搭载多个摄像头。汽车里没有驾驶员、只有安全员,它们完全依靠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操控行驶。除了智能网联汽车外,无人配送车、无人清扫车等无人驾驶实践也已落地应用。

这些“聪明车”,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息息相关。2016年6月,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在嘉定启动。2018年,嘉定率先开放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目前,嘉定区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总里程已达1117公里(包括41公里高速公路),丰富的测试场景,吸引众多企业在此探索布局。

作为上海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双智试点”的先行先试区域,嘉定区将以打造中国样板为目标,牢牢把握未来发展方向,营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汽车创新高地、产业高地。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