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路、陕西北路天桥完成加梯改造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静安区临汾街道居民在社区样板间体验“电视出行”一键叫车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姚丽萍
在上海,“无障碍”的需求有多大?
一组数据是:本市现有持证残疾人约60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542万,加上孕妇、儿童、伤病人员,无障碍需求巨大。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应当是充分无障碍之城。上海,将为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今天上午,《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提交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是本届人大首部由全体代表审议、表决的地方立法。
畅行无障碍
“加梯”从老楼到天桥
你80岁了,每天清晨,要到马路对面去吃一碗小馄饨。
到达目的地,须过天桥,不巧,天桥没有自动扶梯,爬上爬下,多吃力呀!20—30级台阶,对腿脚不便的人,就是一个陡坡,甚至一座小山。
所幸,截至去年底,全市38座人行天桥完成加装垂直人行电梯!
2021年11月,天桥加梯工程启动之际,上海有道路人行天桥264座,配备垂直电梯或自动扶梯的有133座。那些未设电梯的天桥,就成了城市交通“十字绣”上的“漏针”,造成老人、残疾人、病人“过街难”。当时,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代表和市民反映强烈的这一“过街难题”,将“既有道路人行天桥无障碍化建设”列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事项目,由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具体推进,政府职能部门全力实施。
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正常工作生活的重要保障。天桥改造,重在精细化。不仅要加装电梯,也为行动不便的视障朋友在电梯口铺设了盲道,将无障碍覆盖到每一个细节。
“无障碍实事项目让残疾人、老人和行动有困难的人切实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关怀和尊重!”市人大代表、市残联副理事长金晶这样评价“天桥加梯”。
畅行,不止要解决天桥加梯。未来,在申城,如何让通行无障碍?《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给出的制度路径是——
◆聚焦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等提出无障碍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的基本要求。
◆围绕交通出行便利和生活质量提升,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停车以及旅馆酒店客房、公共厕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家庭设施、就业场所,提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的具体要求。
◆符合条件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纳入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符合财政补贴政策的,予以补贴。
这些制度路径意味着,市民生活“高关注度”的家庭适老化改造、老楼加装电梯、公共卫生间、盲道……均纳入“无障碍”法定规范。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草案第25条提出:“本市在开展城市更新活动过程中,应当将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纳入更新方案,持续改善和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此话怎讲?换言之,城市更新的进程,也是无障碍水平提升的进程。未来,老楼加梯、人行天桥加梯……“一键直达”,无障碍硬件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不再是一时一地的项目,而是能改尽改、应加尽加的法定规定,这座城市要让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充分享受通行便利!
交流无障碍
助力社会包容发展
数字鸿沟?不!数字时代,数字应当是工具而非鸿沟。
只不过,残障人士、老年人往往面临“数字鸿沟”。在线预约、扫码支付,智能应用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的确让不少老人家眼花缭乱。
消弭数字鸿沟,让所有人都能够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手段弥补身体机能的不足,加强无障碍信息的获取、交互、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翻看条例草案可见——
◆明确无障碍信息交流作为“数字政府”建设重要内容,拓展应用场景,纳入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支持推广“一键通”,即时接收、响应残疾人、老年人就医、出行、紧急救援、政策咨询等需求。
◆推进社会成员平等、便利地获取公共信息,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市民服务热线、紧急呼叫和政务信息服务等,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服务平台、新闻发布会均有无障碍信息交流要求。
◆强化影视节目、图书报刊、电信服务的无障碍信息交流要求;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盲文。
种种措施中,“一键通”,当下最为流行。
目前,在申城社区“15分钟生活圈”里,数字公话亭“一键通”崭露头角,各种“一键”服务,新鲜又实用。
你看,老人可以通过“一键叫车”刷脸叫到出租车,迷路了就用“守望相助”AI人脸识别找到家属;特殊人群可以通过“12345手语视频服务”,获得人工服务;青少年可以使用“3分钟免费通话”服务,确保紧急通信需求;市民还可以通过“15分钟生活圈”模块,查询周边核酸亭、医院、电信营业厅……总之,一间数字公话亭里,“一键通”助老、助残、助民,还有个小目标——成为守护城市弱势群体的安全岛,便利市民生活的彩虹桥。
未来,这样的“一键通”,将成为申城破解数字鸿沟,共享数字便利,实现交流无障碍的数字治理新常态。
值得关注的是,立法不只鼓励、支持无障碍信息平台建设,普及数字工具;同时,条例草案第57条也明确提出——根据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的无障碍需求,为其使用相关信息化服务给予帮助;涉及医疗、社会保障、生活缴费等服务事项,应当保留现场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互为补充。
可见,数字时代,为老服务无障碍有两大核心关键:一个是要帮助老人们共享数字便利;另一个是要允许老人们不用“数字”,不仅要保留传统服务方式,而且还要不断完善传统服务方式。
如果说,消弭数字鸿沟,推进信息无障碍,是为老服务要做的“必答题”;“数字养老”之于老人,却只是选择题,可以选也可以不选,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在老年友好型城市,设身处地为老人提供无障碍生活环境,本身就是包容和尊重。这样的立法价值导向,带来的社会预期是——即便技术跑得飞快,每一位未来的老人,都将在未来时代获得充分尊重,安全、自由、无障碍地生活。这,也是一种体面养老!
全社会共治
“无障碍环境”齐营造
过去5年,上海全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达4343台。其中,2021年,全市既有多层住宅新装电梯1579台,是过去10年的3倍还要多;2022年,全市老楼加梯完成2303台,超出全年新增2000台的预期目标。
老楼加梯,千方百计,“众人加梯”早已不是一幢楼、一个小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而是社区治理能力的风向标,是社会共治共享、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去年,申城社区加梯进程受疫情影响停滞数月。在中心城区,黄浦区打浦桥街道蒙西小区复工复产后,加梯紧锣密鼓,大型施工器械、各类材料,纷纷跑步进场,一下子,近40个停车位要临时征用了。加梯要紧,车,也得停。周边商务楼宇的停车资源,完全不够用了。小区外,占路停车,行吗?
非常之年,非常之事,那就拿出非常思路、非常措施。街道牵头,区房管局积极协调,区建管委和交警支队跨前一步,群策群力,实招、奇招超出想象——8月起,夜间错峰车辆外移临停,确保居民停车、加梯开工“两不误”。
老旧小区加梯,难免遇到困难群体。不能因为“经济能力”让人处境尴尬,黄浦区民政局拿出“众人加梯”最新帮扶计划——低保家庭、困境儿童、大重病患者、孤老等特殊群体,将给予特别支持,“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筹一点、企业让一点、邻里帮一点”,探索在加装电梯过程中汇集各方力量,切实减轻困难群体的出资负担。
说白了,不止“众人加梯”,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就是发动所有资源、所有力量参与、支持。为此,条例草案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其中备受关注的两项是——
◆本市建立健全无障碍环境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强化社会公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依法保障公众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倡导志愿服务,本市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应当将无障碍服务纳入志愿服务项目,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发布无障碍需求信息,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提供便利。
总归,在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共享共治,有你有我。所有的制度设计,是为了,“立一部良法,引领保障城市无障碍环境更好发展。”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靖说。
无疑,一个目标是——促进社会共治,营造无障碍友好环境,让每个残疾人、老年人的权益都得到保障,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充分、便捷地融入社会生活,这也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
记者手记
三位代表的心愿
王秋月,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曾提交代表建议:让无障碍电影纳入法定规范,保障盲人朋友们“观影”无障碍。
林荫茂,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曾提交代表建议:全市人行天桥应进行无障碍改造。
曹兆麟,市十三届人大代表,12年前率先提出代表建议,老楼加梯,由此拉开序幕。
回头看看,她们关注民生,推动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一点点变成现实。
记得曹兆麟说:满抽屉来信,都是下不了楼的老人家写来的,为了这份信任,要尽力,尽管很难。
如今,三位代表的心愿,已经或正在实现。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期待新一届代表,以点滴努力汇聚磅礴力量,让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更加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