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打造一批产教融合育人基地、高校科研基地。昨天下午,上海市两会松江区代表团审议会场,产教融合也成为多位人大代表持续关注的话题。
“年年都有大批高校学生毕业,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除了大学生喊着找不到工作,也有企业老总反映找不到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满足岗位要求?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帮同学们解决就业问题,而是要从教学上着手,做到产教融合。”市人大代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表示,不仅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对于高校来说也十分重要,只有高校了解产业需求、行业要求,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
“现在高校做产教融合主要靠关系,校长和企业关系好,这件事情就能做成。校长退休或转岗了,就没有这条渠道了。或靠企业老总的觉悟,需要他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还有靠领导指示,要求高校和企业合作,那也能做成。”
如何把产教融合做得更充分?如何形成常态化机制?俞涛建议,通过地方立法补齐产教融合短板,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路径,在机制驱动下,督促企业和学校形成合力,构建起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新格局。
产教融合话题一打开,也让市人大代表,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郭淑晴有了共鸣。“松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策源地,其背后也少不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尤其是依托松江大学城,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源、科创资源,实现了产业和教育的互相赋能。”郭淑晴表示,在产业发展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依旧存在矛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有967.9万企业主体,其中科创企业比例很大,为什么产教融合依旧存在矛盾?我想,除了产教融合,还要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打通科技创新‘三个一公里’,解决产学信息不对称等矛盾。”
接过话筒,市人大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宣沫把话题从高校引到了中学,建议加快建设“高校(院所)—高中(中学)—高企(高水平科技创新企业)”合作机制,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体系能够落地。
“我们应该从早期培养着手,建立上海样本,探索培养拔尖人才。”他说,很多孩子对芯片、集成电路感兴趣,但学校没有足够资源支撑他们的兴趣。高科技企业能否为学校提供课程支撑?“只有将少年时的兴趣转化为将来的志趣,我们才能培养出拔尖的创新人才。未来,他们会以顶尖科学家、智库学者、卓越工程师的身份活跃在各处。”
宣沫建议,限于基础教育的资源和力量不足,要把高校、高等院所、高水平科技创新企业的资源和力量用活,对于选准的苗子,在基础教育阶段打通学段和学科壁垒、改革培养和评价机制,完善甄别遴选方式,进行订单式培养,尤其是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到高校的贯通式、长周期培养。加大教师专项培养力度,结合前沿科研成果,不断优化升级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尤其是将高校、高等院所和高水平科技创新企业在“智库”和“高技能人才”上的资源作为教师培养的资源,使得教师有能力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过程跟踪、日常培育。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