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百岁图 棕榈树依旧苍翠浓绿 我的外婆叫斯诺 鱼之余 新年新消费 老刑警的生命底蕴
第13版:夜光杯 2023-02-02

新年新消费

北北

有人说女人见面第一件事就是交换购买链接,确实如此。过年我去女友家,一眼就看中她的沙发靠垫,问她要了链接;她说起要添置一个可升降电脑桌,我之前买了一款很好用,立马发她链接。我们从买买买聊起,发现这几年大家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变,直观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购买进口产品到购买国货。朋友这次重新装修,购买的家电都是国货,她说国货质量好又便宜,为啥不买呢?我想起公婆也是如此。我曾送他们一个日本电饭煲,结果他们用下来觉得不顺手,自己去买了个“美的”。我后来吃了“美的”做的饭,挺糯挺香,价格却只有日本锅的三分之一。我想搞清楚为啥进口电饭煲老人用了不觉好,仔细一看就明白了,原来电饭煲上的“长粒米”“寿司饭”等功能都用不上,用“白米快速”煮出来的饭口感一般;而煮粥则耗时很久,确实没有国产的好用。国产小家电符合国人的生活习惯,且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质量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降,自然成了消费者的首选。不仅家电,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国货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原因相同。

从购买名牌产品到购买“平替”。购买“平替”是一种逐渐兴起的消费方式,从化妆品到衣服鞋包,很多女性现在都更爱用“平替”。比如口红,大牌要三四百元一支,而“平替”只要三四十,用下来效果也不错;平价包价格只有大牌的十分之一,时尚感却丝毫不输。平替产品的兴起一方面说明消费者更理性,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而非品牌溢价;另一方面说明消费者更节俭,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更注重储蓄。

这两种消费习惯的改变表面看都是消费降级,但消费真的降级了吗?我仔细想了一下,其实并没有。人们增加了两方面的消费:

健康消费。健康消费的增长不仅体现在人们购买药品、保健品上;还体现在“心情消费”上,如相较疫情前,人们会更多购买鲜花、居家饰品等,这些“非刚需”的审美消费都是为心情买单。随着居家办公时间的增多,人们倾向于花钱花精力把家布置得更温馨宜人,因为心情好是健康的前提。

公益消费。疫情让很多人经历了艰难时刻,深刻体会到了别人的不容易,因此增加了公益消费。如当国外疫情严重但口罩紧缺时,我们会在国内买口罩跨洋邮寄;有新闻报道说患者病愈之后在医院的挂号窗口留下一大包钱表示感谢;很多城市的街头设立了公益汤水小站……公益从偶尔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习惯,很多人会在一年的预算中留一部分做公益。

升降中的消费变化体现了人们的消费理念从“面子”转向“里子”,消费更少用于显示炫耀;更多用于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也用于帮助他人。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用消费来标识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而是用消费来塑造自己成为想成为的那种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