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ChatGPT爆红,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版ChatGPT”要来了?
第4版:要闻 2023-02-08

“中国版ChatGPT”要来了?

百度:“文心一言”下月面向公众开放

图IC

百度将于3月上线“中国版ChatGPT”产品“文心一言” 图IC

近期,聊天机器人ChatGPT爆火,在去年11月30日发布后的5天时间里,收获了100万用户;推出仅仅2个月,月活跃用户就成功过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在国内,ChatGPT的爆火也引发人们对于“中国版ChatGPT”的“呼唤”,这其中,百度被寄予厚望。昨天下午,百度也首次官方宣布:“我们的大模型新项目叫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而文心一言,被外界猜测正是“类ChatGPT项目”。

ChatGPT“能干些啥”?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因此有望成为提高办公、学习效率的工具。这款AI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

对于ChatGPT的火,有人说这是“人工智能里程碑,更是分水岭,这意味着AI技术发展到临界点,企业需要尽早布局”;也有人评价说,以前的人工智能AlphaGo打败了柯洁,但只是在围棋领域,而ChatGPT则已经进入了日常工作领域和生活世界,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将“切实地被改变”,甚至有些人会因此丢掉工作。

ChatGPT到底“灵不灵”?

事实上,通过观察已经测试过ChatGPT的人士发布的相关视频可以看出,ChatGPT“有时候神,有时候也就那么一回事”。有人拿它编小程序,速度飞快;有人用它列论文提纲,它也是对答如流;有人问:“专家建议,年轻人如果找不到工作,可以先结婚再生孩子。这建议合适吗?” ChatGPT答:“不合适。结婚和生孩子是重要的人生决策,不应该因为失业而被当作一种解决办法。这样的建议忽视了结婚和生孩子对个人生活和家庭财务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年轻人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并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

但有时,ChatGPT似乎也没那么“灵”。比如,有人拿出几个关键词,让ChatGPT帮助写一篇关于草原沙漠化的新闻稿,ChatGPT给出的新闻稿里只写了某草原的情况,而这个草原,提问者并没有提及,这显然不能成为一篇新闻稿,而只是一种“新闻稿习作”。再比如,有人问“你知道某男演员的太太是谁吗”,ChatGPT回答说:“据我所知,他的太太也是一名演员,名叫某某”,显然这也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名男演员刚刚官宣过“太太是圈外人士”。

国内同行有类似技术

外界观点认为,ChatGPT有望重塑,甚至取代传统互联网搜索引擎。作为国内搜索引擎“头把交椅”的百度,显然感受到这种“气氛”了,也被外界寄予了厚望。昨天下午,百度官宣其类ChatGPT项目名称为“文心一言”。

百度同时还解释道,百度在人工智能四层架构中,有全栈布局,包括底层的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文心一言,位于模型层。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余年,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

百度之所以如此解释,恐怕意在指出“ChatGPT相关技术,百度都有”。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官宣这一消息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责任编辑一栏,署名为“希加加、度晓晓、叶悠悠、林开开”——这四个,正是百度现有的数字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百度在秀AI肌肉”。

据报道,文心一言将于3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最初版本将嵌入其搜索服务中。目前,文心一言在做上线前的冲刺。去年9月,百度CEO李彦宏判断AI发展在“技术层面和商业应用层面,都有方向性改变”。据推测,百度那时候就开始做文心一言。

而早在2021年Create大会上,李彦宏就曾经表示:“随着技术应用门槛不断降低,创造者们将迎来属于AI的黄金10年。”而他所说的“黄金10年”,也终于在2022年底,由ChatGPT揭开了序幕,一如2010年iPhone 4的发布那样。

未来影响尚待观察

近年来,微软、谷歌也都在积极拥抱ChatGPT和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消息称,微软计划在2023年3月底前推出一个采用ChatGPT的必应搜索版本。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在近日表示,将为其搜索引擎和开发人员推出聊天机器人服务和更多人工智能,以应对微软ChatGPT的竞争。

一向高调的马斯克在使用ChatGPT后的感受是“好到吓人”,甚至断言,“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比尔·盖茨则表示,ChatGPT以及AI领域的进展令人激动,AI将让很多事情变得高效,但长期来看,正是人们所担忧的失控问题。

也许,对于AI领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应有的态度是:大胆拥抱,小心求证。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