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瀛洲
(一)
扶桑,也许大家印象里是热带植物,怎么反而入冬看扶桑呢?是的,入冬后如果把扶桑放在室内保暖,再加上充足的水肥供应,那么它不但可以开花,还可以开得很好。就像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家里的两棵盆栽的扶桑,还仍然每天开两三朵大花,其中一棵“湿婆”甚至开出了直径达17厘米的巨花。
扶桑是一种蛮奇怪的植物。它虽然原产热带,但并不需要长日照才能开花,也不需要强光。相反,我发现,七八月的时候,如果把它放在上海的烈日底下长时间照射,叶子会发黄,生长状态不佳,开花也会减少。
扶桑又称朱槿。西晋的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即对朱槿有简短的描述:“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插枝即活。”他在这里,用生动的文字,写了被我们今天称为“扶桑”的植物中的一种,也即深红色的朱槿。(也有人认为“扶桑”应该称为“朱槿”,但我觉得从名字来看朱槿的花是红色的,不应该用来称呼一种开花有许多颜色的植物)。当时的扶桑,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园艺品种吧。
明朝的王象晋在他所著的《二如亭群芳谱》中,就写扶桑木“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这时的扶桑品种,显然是比西晋时要丰富了。红、黄、白三种颜色的扶桑,现在也都有,但我嫌这些单色的花色彩还是太简单、太直白。我更喜欢中间色,如橙色、紫色、绿色。五片花瓣的单瓣花的形式我也嫌太简单了,于是我买了一种橙色的复瓣扶桑,又称朱槿牡丹。“牡丹”在这里是一种比喻性的称呼,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复瓣扶桑的花之大与结构之繁复堪比牡丹。
(二)
扶桑花的雌、雄蕊长得很特别:在花的中央,长出一根长长的花柱,顶端分裂成五个形状像火柴头的毛茸茸的柱头(雌蕊),色泽鲜红。然后在雌蕊下部,从花柱上长出许多细细短短的花丝,顶端是色泽金黄的花药(雄蕊),这就是嵇含所说的“金屑”了。
去日本冲绳旅游的时候,发现那里多扶桑,而且在旅游点有用蜡封了两端的扶桑枝条卖,供游客买回去扦插。普通品种的扶桑,是很容易扦活的,这就是嵇含所说的“插枝即活”。
去热带地方旅游,比如中国的海南,和泰国、越南、柬埔寨和巴厘岛等地,常常可以看到花头下垂的朱槿,那是一种鲜艳欲滴的红,当中那根花柱,长得尤其细长,特别妖艳动人。还有一种吊钟裂瓣扶桑,花瓣翻卷,呈羽毛状开裂,尤其美丽。
后来又在花市看到从国外引进的奇色扶桑。说是奇色,是因为你在扶桑花上可以看到在自然界的真花上很少看到,而只有在假花上才能看到的颜色,比如说蓝紫色、黄褐色、灰紫色、棕灰色等,只是没有纯绿色和天蓝色。
扶桑就像是一位对色彩有独特感觉的艺术家。它可以把深浅不一的几种奇色同时安排在一朵花上,使其拥有复杂的环纹和喷点,色彩与色彩之间还有文笔难以尽述的微妙过渡,形成奇特的搭配和图案。随着季节和温度的不同,同一棵扶桑开出来的花在色彩上还会有微妙的不同。
(三)
奇色的扶桑也有单瓣和重瓣,但我觉得还是单瓣的比较好,因为在单瓣花上,可以更清楚地看见不同色彩组成的奇特图案。
我现在养的两种奇色扶桑,一种叫“夏荷”,花瓣的基部是红色,过渡为大块的紫,然后又是一圈淡淡的红,花瓣边缘则是粉色。还有一种叫“湿婆”(“湿婆”是印度教三主神之一毁灭之神的名字),配色更大胆:花瓣的基部是如凝结的鲜血般的紫红色,然后是一条浅浅的粉白色,外围则是大块的黄褐色,里面又有一块块形状不规则的黄色喷点。
奇色品种就不容易扦活了,一般都靠嫁接繁殖。
今年秋末,那棵“夏荷”已在不断开花,而“湿婆”没有开。我就在盆面给它撒了不少固体有机肥,还追施了化肥。也许是因为秋天“休息”过了,又得到了充足的养料,“湿婆”在冬天开出了直径达17厘米的巨花,“夏荷”的花直径也有15厘米。
扶桑花大,而且一朵只开一天(冬天新陈代谢慢,可开二天),连续开花,能量消耗大,所以需要不断追肥。
总的来说,扶桑的特点就是色奇、花大。喜欢什么样的花,其实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味。喜欢大花奇色的人,从好的方面来说,风格大气,追求新奇;从不好的方面来说,审美神经比较大条,需要强烈的刺激,容易偏向俗气。扶桑,符合我这人在美学领域对新奇、复杂甚至怪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