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你就唱一个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2023-02-26

你就唱一个

苏秀老师

(左起)前排:程晓桦、曹雷,中排:孙渝烽、赵慎之、戴学庐、苏秀、刘广宁;后排:狄菲菲、本文作者

本文作者与赵慎之(左)、苏秀(右)

苏秀配音、导演的部分译制片

苏秀配音、导演的部分译制片

苏秀配音、导演的部分译制片

苏秀配音、导演的部分译制片

上译厂同事们见证苏秀受勋 孙佳音 摄

◆童自荣

苏秀老师活得充实、豁达,不在乎名和利,这是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1 那次聚会

记得很清楚,那次是特意借了上影厂大摄影棚,一些影迷朋友自发组织筹办了一个庆新书发布的恳谈会,见面、交流——为了苏秀老师。

苏老师一向不怕死。她不止一次表示:我要起身走了。但也就是这个表示让影迷们心疼不已,且真的很担心。那次的聚会,无论是谁发表感言,主题都是坦诚提醒和苦心劝苏老师:千万要放弃那个念头。你不能走。这个社会需要你,这个事业需要你,我们无数的忠实影迷、你的粉丝需要你。我们要你活,长长地活。你是上译厂最后一个元老级的配音演员、导演,你就是一座公认的活生生的翻译片宝库啊!

对于应邀出席朋友聚会之类的活动,我向来享有一份喜悦的心情,那回我心想,总应让我也揽点什么活儿。于是,我用目光迎住她。老苏立刻明白了,想也没想就说:你就唱一个。“Yes,sir”,我差一点像回答剧中的加里森中尉指令那样,脱口而出。好极了,知我者老苏也。不要我朗诵,也不要我来点配音,正中下怀地令我在台上演唱。如此,你便可领会苏老师与我的默契。

说起来不可思议,在我踏上社会后,我们彼此居然成了同事。其实,她实实在在是我的老师,或更像是我的大姐,老大姐。我这个人有自知之明,就是摆脱不了生来就有的那份天真,说白了就是幼稚还有点古怪,在我生活里,恰恰需要有个老大姐那样的角色陪伴在左右,引导和调教我,呵护和扶持我……那个内心深处可依靠可信赖的,就是苏秀。当然我羞于点穿;她或许也能感觉到,亦不便挑明了吧。不过,回想起来,我对苏秀老师的认识还是有一个过程的。

2 厉害的老苏

我年轻时是个超级影迷,痴迷配音艺术、配音演员。苏秀我自然知道,也欣赏她在《警察与小偷》中配的小偷太太(与邱岳峰搭戏);她在《第四十一》中配女主角红军战士,也是和邱岳峰合作;那尚未公映的苏联得大奖的《红莓》,是邱岳峰在厂里的最后一部重头戏,而女主角——一个善良的农妇,又是苏秀老师配的。他们的配合默契,旗鼓相当,亦可见苏老师的艺术实力。1973年我终于如愿进入上译厂工作,第一天就见到了从前在想象中或梦中出现的一个个前辈演员,也见到了神交已久的苏秀老师。我心里不由自语:这就是苏秀老师吗?!她虽还不致因病泱泱而脱形,但那弱不禁风的模样还是让我大为震惊。这哪像《第四十一》中的那位壮硕英武的女战士啊!

我很快知道,她确身患有病,而且是说发就发的哮喘病,这对搞配音的来说,简直是致命伤,发作之时完全不能投入工作。因我们住得近,有时我和我太太在她被病魔折磨的时候去看望她,就见她独自坐在床沿,头对着墙,一言不发,一动不动(事实上也不能发、不能动)。我们悄悄地在另一边坐着,亦是一言不发,生怕空气震动,会加剧她的喘……难得有饭局,如她也安好便也不回避,生怕扫大家的兴。然而我见她总是可怜巴巴地像小鸟啄食那般来几小口,与其说是赴饭局,不如说看着我们大家热火朝天地吃,便感欣慰。她微笑着,不多话,很享受。这时也毫无大将风度(关于这个下文便要讲到)了,却就像一个慈爱温情的老大姐。

幸运的是,随着我跑完几年“龙套”,开始可配主要角色了,那是1978年,奇迹一般地,老苏的哮喘病好转了,不久便几乎绝迹。她能摆脱因哮喘而造成的痛苦(这痛苦因不能在配音阵地上发挥作用而加剧),我们都从心里为她庆幸。对她来说,生活恢复了正常;对我来说,也就开始切身地领教老苏的厉害。

这厉害决非形容她凶悍,相反她对人对事都极为冷静,讲究合情合理,我指的是她超强的业务能力。她是女同胞中聪明反应快,也极有理解力、判断力的一位。我们开始互相搭戏合作。有两部戏,都是我的主配,她的配音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我发现,她很擅长配那些坏女人,而这类反面角色要能入木三分、真实可信,不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假模假式、花里胡哨的刻画,这里面的学问,可深了,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这类角色,一般的演员确也难以胜任,哪里像老苏可信手拈来。1978年的英国片《孤星血泪》中,老苏配哈维小姐——一个新婚时被丈夫抛弃的女子,时刻想着对所有男人实施报复。我在棚里看她配戏时流露出的变态、扭曲心态和杀气,不寒而栗。不久,我们又一起合作日本影片《华丽的家族》,我配男二号铁平,老苏配举足轻重的一角——女管家兼主子的情妇相子。这就真是一个利欲熏心、为达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坏女人,且坏到了骨子里。我不知道她如何酝酿这个角色,她也从不多说,但从戏的成品看,角色人前人后那圆滑、八面玲珑的嘴脸,塑造得恰如其分,并无刻意表现“坏”之嫌,与画面极“贴”,真实而可信。

有一次,也是无意中偶尔涉及到如何为反面角色配音的话题,她不经意说的一句话立刻引起我的兴趣。她说:“配反角也要有理直气壮的心态。”这句话我听进去了,也极受启示。

3 大将风度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老苏又被老厂长定为执行导演。这是老厂长经多年考察后所作的决定,女演员中亦是独一无二。光从干导演这活儿,同样可看出苏秀老师的厉害。在导完法国片《虎口脱脸》多少年后,老苏能欣然荣获法国文化界所颁的骑士勋章。此事轰动一时,亦是整个配音界从未有过的事,其实是众望所归。老苏推说是大家的功劳,而我们则欢呼,苏秀老师为我们上译厂,为配音事业争了光。可惜老厂长未能看到这光荣的一幕。

苏秀老师做导演,在棚里从容不迫,指挥若定,一派大将气度。她一定也备课,但从未见她“照本宣读”,恐怕是把诸种考虑以及对演员的要求都装在脑子里了。她也不示范,三言两语一启发,迅即让你步入正确的角色轨道。录《少林寺》时,一开始她或作适当的点到为止的警示:“当心佐罗!”因我前不久刚配完“佐罗”,观众印象深刻,易雷同、混淆。极简洁的一句话,便让我注意避开陷阱。见我录顺了,便绝口不提“佐罗”什么的。影片公映时,确也未听到观众有配音雷同的反响。

我应感激苏秀老师,给了我那么多配戏的机会。但老苏对我的悉心栽培,一开始我还没有太大感觉。好好工作就是了,而且若无老厂长拍板、默许,也成不了好事。现在想想,真是忽略了老苏的一片苦心。从《水晶鞋与玫瑰花》到《天鹅湖》《大海的女儿》等等,老苏都从我的发挥条件出发,安排我配主要角色,着力让我朝王子的路上推,实际上几乎所有她所执导影片中的王子角色,都给了我。而“少林寺”的觉远和尚,她亦坚持把这角色给了我。为何这样,其中内情我至今也不明白。

我在上译厂生活了30年。前辈演员都身教重于言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带领着我们,把我们往好人轨道上带。我不能不感到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一个从艺者业务好,不容易,然还做到人品好,更不容易。而苏秀老师这两者都做得非常出色,我们天天都有感受。她身上那种心平气和、与世无争的状态,同时又尽最大努力搞好身边的工作,甚至不惜命地拼搏,这一切让我敬佩。我努力朝这个境界靠拢,无疑是受到老苏深刻的影响和感召。苏秀老师又是个明白人,决非不食人间烟火。大是大非她拎得清,且决不含糊,说出口也不怕得罪人。有一次,我请她帮我解惑。我说:我算得与世无争了,厂里事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一门心思只管搞好自己那一份工作。可还是……何故?老苏迅即一针见血回答:“因为你收到的观众来信多。”真让人不得不服。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脑子突然空白那一刻。老厂长去世之后的没几年,宣布老苏退休,就让我们感到非常突然。不可思议的是,苏秀老师居然也会退休,或者说,居然让她退休!

老苏退休了,尽管她竞技状态还相当好。她本人处之泰然,退休后也并未脱离社会。我们这些学生自然热切希望厂方依然把她当个宝,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依然让她充分发挥作用,展示她的才华和经验。须知:她能在现场,手把手地提示你、启发你、教你,比起看她写的文字,那种感受和效果,到底是不一样的。那年元旦,电话里和苏老师互致新年好,老苏还主动表示:“给我三年,发现培养几个称职的导演、翻译。这样对得起上译厂,对得起老厂长。”2004年我退休不久发表过一篇文章《你好,苏秀老师》,文中数次高呼苏老师是我们的“佘太君”,我们的心愿是:让她作为我们的精神导师,继续带领我们完成老厂长未竟的事业。

可惜事实上,这些想法并没有实现,想想真是非常非常痛心。而现在96岁的“佘太君”,真的起身走了……

不知不觉,老苏已走了一个多月了,这篇文字有点晚,却也不太晚。因为翻译片事业还要发展,还要前行,为了老厂长和前辈演员开创的翻译片事业,我们总要苦苦思索,苦苦行动,永不停下我们的脚步,争取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一点,这样,当我们面对前辈演员的在天之灵,不会因自己的碌碌无为而羞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