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延财
90后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是上海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一位。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已是中国核建高级技能大师、中核检修焊接首席技能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平日里,师延财守护“国之重器”华龙一号的核电机组动脉连接,他负责核电站的核心焊接工作。“穹顶非常大,我们工作时要爬上架子、背上安全带焊接。当时正值夏天,室外气温30多摄氏度,再加上焊接环境的热度,焊完之后浑身湿透,衣服里的水可以拧出来装满一大瓶。”技术工艺之精巧,好比是在苍穹之顶绣花。让师延财自豪的是,焊接完成后,所有的焊口都实现无损检测百分之百的合格率。
不过,在师延财看来,目前高技能人才仍然不足。“比如我们核级焊工,核安全高于一切,焊接每一步都不能有差错。但是,现在符合我们要求的学生太少了。”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他特别带来了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经过调研后,他把工友们的呼声都写进了建议里: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希望政府、学校和企业进一步共同发力;建立行业培训基地、提升培养效率等。
他认为,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对接不够,企业要求技能细化,而学校教学普遍分布较广,无法精确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对此,师延财建议,可以把整个产业链中的相近专业工种打包,建立行业培训基地。同时,进一步完善特殊工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度。
此外,师延财还递交了“将国有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纳入公办院校序列管理”的建议。
师延财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央企办的职业院校,为我国核电建设、石油、电力、航天、机械、建筑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国企办职业院校,有利于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打造技能人才集群。但目前,也面临办学体制不明确、经费无保障、政策亟待细化等问题。
他认为,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将国企独立所办学校(全额国有资产举办)纳入公办院校序列;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提高国有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