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注册制下主板首批新股今启动申购 识假破谣,从娃娃抓起 市民可沉浸式体验公卫服务 凡人善举,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第4版:要闻 2023-03-27
“2022年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揭晓,本报“新民帮侬忙”入选

凡人善举,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今天,“2022年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揭晓,“浦东公交驾驶员勇救落水男子”等10件事项获评2022年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万家灯火总关情 医者仁心在枫林”等20件事项获评2022年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

这些做出善举的凡人们,以实际行动筑牢城市软实力,汇聚起昂扬向上、不断向前的奋进之力,也赋予上海这座城市更多的光荣与力量。这些先进个人和集体中,有快递小哥、公交车驾驶员、新闻媒体、30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团队……在极不平凡的一年,他们执着坚守、逆行而上,无私奉献、坚强奋斗,用实际行动书写城市精气神和软实力,点点微光让人民城市焕发出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

快递员 王江北

托举从阳台跌落的老人

2022年7月18日上午10时许,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新世博网点快递员王江北顶着烈日,正骑着电瓶车在上海浦东新区德州一村内派件,突然发现一名八九十岁的老人不慎从自家阳台上跌落。千钧一发之际,王江北毫不犹豫立即上前,在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前,一直在老人身边,用手和肩膀托举着悬坐半空的老人,生怕有任何闪失。最终老人顺利获救。救人之后,王江北没有在现场过多停留,而是默默地跨上电瓶车继续送快递去了。事后,居民们纷纷为王江北点赞“好在有热心的快递小哥,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在平日的派件途中,王江北也曾多次热心救人。一位老奶奶骑着残疾助动车,操作失控翻滚倒地,他赶紧把老奶奶和她的助动车扶到马路边;一位老大爷在马路上行走时中暑倒地,他见状把老大爷扶到马路边阴凉处,并拨打了120。在王江北看来,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遇到了就应该主动尽一份力。

公交车驾驶员 顾强

勇救落水男子

2022年5月19日,正在小区做防疫志愿者的上海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一分公司驾驶员顾强,听到浦东瞿家港有人落水的呼救声后,迅速赶到现场,脱掉上衣和外裤,跳入寒冷的河水中救人。当时,落水男青年已处于昏迷状态,55岁的顾强用尽全身力气将男青年拖拽上岸后,顾不上自己全身寒冷,拍打男青年后背,帮助他把腹中河水和脏物吐出,在把男子交给赶来的民警后,顾强才穿好衣服离开。由于抢救及时,男子经医院检查无大碍。平时,顾强也乐于助人,不止一次见义勇为。

本报“新民帮侬忙”

急人所急解难题

坚守着新民晚报人的初心使命——“为民解难、与民分忧”,在“战疫·帮侬忙”、夏令热线、“防疫·帮侬忙”等活动中,“新民帮侬忙”通过报道推动形成“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第一线。2022年,“新民帮侬忙”各端发布的2000多条舆论监督报道中,解决率达80%以上。

2022年3月25日22时,“新民帮侬忙”以最快响应、最快速度在今日头条号推出了志愿服务类平台——战疫·帮侬忙。69天里,“战疫·帮侬忙”共收到求助、咨询类等诉求419660件,共推动解决各类问题21300多件。小伙伴们从早晨6时至深夜12时,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在全员总计1217个小时的忙碌中,解决各类诉求21300多件,平均每小时就是18件。“新民帮侬忙”坚持不躺平的态度。特殊时期里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总是会成为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解决21300多件急难愁,就是破解21300多道方程式,且很多都无先例可循。从4月25日至5月31日的37天里,为平均年龄达87.4岁的32位高龄老人上门更换了导尿管。同时,在政府部门之外,汇聚包括公益个人、公益组织、公益企业等在内的强大社会力量,形成民间应急互助联盟——“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完成了1700多公里转运广西爸爸、600多公里护送安徽爸爸等“非凡任务”。

12月12日9时,“新民帮侬忙”又开通“防疫·帮侬忙”求助入口,公布求助热线962555,每天忙碌12个多小时开启“全城急送”模式,为市民紧急送出布洛芬、感冒药、止咳药、血氧仪等共231单,受益人达1000多人。

杨茶生志愿者服务团队

有困难找小杨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活跃着这样一支志愿服务团队,他们从革命老区江西走来,从一个人到一家人,再到一群人,30多年如一日为沪上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这支团队就是“杨茶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他们的“小杨志愿服务热线”,传承雷锋精神,从小处做起,持之以恒。

杨茶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从1992年开通“小杨志愿服务热线”,喊出:“有困难找小杨,小杨就在您身边!”30多年来,义务服务上海市民4万多人,免费修理门窗、马桶、纱窗、家具等6万多件,服务时间12万余小时。特别是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坚守“疫”线,积极参加巡逻宣传、岗点执勤、信息登记、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协助搬运物资、代配送药等志愿服务,随处可见他们“送温暖、送服务”的身影,受到市民赞誉。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