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5日 星期四
第二季度运行图实施 申城养老机构服务成绩单发布 迎来春游客运最高峰 国色天香  廊下绽放 让13年前上海名猪基因穿越归来
第4版:上海新闻 2023-04-01

让13年前上海名猪基因穿越归来

如顺利,两个品种克隆小猪7月将诞生

继本报推出上海四大名猪保育调查系列报道以来,四大名猪受到广泛关注。近日,又传来好消息,3月27日,市农科院基因保种专家张德福研究员团队成功把枫泾猪和梅山猪的体细胞克隆胚胎分别移入母猪体内,通过胚胎移植再克隆,13年前的上海土猪基因有望在母猪腹中“重生”。如果一切顺利,今年7月两个品种克隆小猪将会诞生。

这次胚胎移植,用的是13年前保存的枫泾猪和梅山猪的耳源组织细胞,它们被保存在市农科院内的上海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里。近日,记者走进基因库看到,十几个液氮罐里存放着9万余份包括上海四大名猪在内的多种地方畜禽种质资源。

“几个猪场的家当,都在我们这边做了备份。”作为团队主要成员的戴建军研究员告诉记者,面对宝贵的种质资源,农科院安排了24小时无死角的监控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静态保种是最后一颗“后悔药”。“基因保种是最后一道防线,万一这个群体遭遇不测,我们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把猪群复原出来。”张德福解释道。

2020年,基因库针对崇明沙乌头猪猪场群体规模减小、遗传多样性有所下降的问题,利用先前保存的冷冻精液,通过解冻回输,成功为群体补充和更新了部分家系,扩大了活体保种的群体数量,提高了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证明了基因库“静态保种”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静态保种”方面,市农科院已经耕耘了二十余载,但“动态利用”克隆猪项目为何会在近几年重启?张德福解释,如今,克隆技术已经成熟,这次不是为了克隆而克隆,而是实打实为了把上海本土猪的根留住。与以往不同,这次克隆,一是为了检验基因库里长时间保存的种质资源质量如何;二是因为近年来保种场内,本土猪的遗传多样性有所下降,需要农科院将十几年前的基因资源复苏,补充保种场的活力。

虽然上海“四大名猪”历史上曾表现出色,但因为洋猪出栏率、瘦肉率高,经济效益较好,一段时间曾出现“重引进轻本土”的现象。即使上海本土猪风味佳、繁殖率高,但受散养户退养及经营户追求更高利润率的影响,本土猪数量大为减少。

“多年来,国内一直陷入‘引进—退化—再引进’的怪圈,一批引进猪繁育几代后,性状就会大幅衰退,因此需要年年从国外进口猪种,来保障百姓餐桌上的肉猪。”张德福强调,正所谓“猪粮安天下”,猪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长期依赖进口,就容易陷入被“卡脖子”的窘境,因此复兴本土猪迫在眉睫。再加上近年来上海本土猪的活体保种场内,群体较小,品种有所退化,农科院更是期望通过复原十几年前的静态基因,为猪群增添多样性,奠定保种发展基础。

回看“静态保种”的这二十年,张德福团队累计到各保种场和屠宰企业采集样品两千余次,团队成员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戴建军介绍,由于精液冷冻、体细胞培养和体细胞克隆工作性质特殊,科研人员常常需要工作至深夜。样本送来,必须即刻操作。

戴建军说,现阶段,农科院致力于“静态保存、动态利用”。下阶段,专家们将继续进行表型基因组解析,搞清本土猪的遗传背景性状。届时,“哪些风味物质让本土猪风味绝佳?”“哪些基因让本土猪拥有了超强育种和利用价值?”等将被揭秘。今年底,还会落实给猪配上“芯片”,让每个本土猪品种拥有身份证。

本报记者 屠瑜 实习生 陈佳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