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结合财报关注煤炭板块 行稳致远 震荡上行  强弱分化明显 市场成交活跃  增量资金进场 平稳复苏  小步上行
第15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2023-04-08

行稳致远

进入4月份,股市果然如本专栏所预判的那样选择了向上突破,不仅向上突破,还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上证综指日线连收6阳。

这一次上攻,个股是波澜壮阔,气势如虹;指数是波澜不惊,不温不火。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结构性牛市吧。

由于A股牛短熊长,很多时候孩子出生到上小学还没有见过牛市,所以,股评家们都不敢轻言牛市,而是比较投机取巧地杜撰了一个“结构牛”的概念。但“结构牛”其实不是真牛,因为在最熊的熊市里也有翻倍股。

在我眼里,“结构牛”是整个股市即使不一定涨得很凶但需要有赚钱效应,不能大部分人亏损只有很少人赚钱,然后某些板块或概念表现异常突出。“结构牛”的重点不在结构,而在牛。2023年的A股有点这种味道了,尤其是进入二季度之后!

最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和芯片板块快涨疯了,尤其是科创板着实耀眼了一把。两个原因,一是这个板诞生之后一直被资金边缘化,大概是因为业绩欠奉,无法估值。但是,当风来了,猪也是会飞的,更何况是只裹着科技盔甲的猪!二是炒科创板所需资金不多,都是本身市值不大、流通市值更小的“次新股”,那是A股中唯一一片面积足够大的未经开垦的处女地。

去年开始我已经指出科创板可以用“定投”方式买入,把“底”买出来。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对的。其实理由很简单——没有只跌不涨的好公司。

本周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周五房地产股的异动。有人说那是某私募基金经理的能量巨大,说了一句话竟然撬动了万亿市场。其实,如果不是房地产股处于洼地,光凭一句话,是无法引起如此大的共鸣的。这个板块估值的确吸引,在“中特估”语境下,是有点看头的。

上周的专栏指出,4月的看点主要是业绩。如果说题材是无法精准预判的,那么,既定的业绩披露就成为股市确定性最高的要素了。关于4月和业绩之间的关系,可以翻看上周本专栏,在此不赘述。

本周专栏想提醒一下的是关注一下那些未分配利润高于股价的公司。A股中竟然有一批这样的公司,股价低于净资产,而且每股未分配利润高于当前股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把其中有问题的公司剔除掉,把公司账上缺少现金的公司去掉,剩下的那些,就是送钱给你了。黎婉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