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建筑艺术融入生活 白天寻访安义夜巷 何陋轩首次大修竣工
第7版:文体汇 2023-04-09
这座中国现代建筑里程碑作品如何“重生”

何陋轩首次大修竣工

大修中的何陋轩

黄一如 记者 王凯 摄

大修前的何陋轩 记者 李铭珅摄

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冯纪忠,筹办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晚年规划设计了松江方塔园……园内,有个茅草为顶、青砖为地、毛竹为柱的何陋轩,是方塔园中点睛的一笔,成为中国现代建筑的里程碑。日前,这座轻盈又沉重的“茅草亭”首度大修刚刚竣工,主持这次修缮工程的同济大学教授黄一如是冯纪忠的弟子:“搭建何陋轩,只用了4个多月,而我们的修缮,却用了整整两年。”

三十年一次的重生

1986年,何陋轩尚未完工之际,冯纪忠就请黄一如花费了半年时间制作了一个精确的模型。冯纪忠在书中提及,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并不耐久,过三十几年可能还要再造一遍,好在现在有了这个模型,再造就有了依据。

三十多年过去了,模型的制作者终于有机会把先生的话践行。“我们在拆解何陋轩之前进行了三维扫描,这样,待到将来再重修之际,可以拿今天的扫描为依据,而不用像这次的工程一样,要根据最初的草图和模型作出各种判断。”黄一如说。

何陋轩是唯一一座以竹子为材料的保护建筑,当年并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图。他和竹匠交朋友,把建筑难题交给工人们一起商量,最终成功竖起前所未有的茅草大顶。这次修缮,基本没有过多改动,也尊重了何陋轩原有的特点甚至缺陷,“之前甚至想过在竹子底部中间插一根钢管,这样建筑肯定更牢固,但是经过多方论证,还是放弃了。”黄一如说。

当竹匠们的劳作完成之后,何陋轩的命运就交给了当地的节气、水土、风云……这个简朴温和的茅草亭根本不求什么永恒,它的老去和三十年一次的重生,也是自然消解的一部分。

黄一如说,大修刚刚完成,上海就经历了七十年一遇的台风,“重生”的何陋轩安然无恙,度过了这次考验。

填补最初的设想

最初建造何陋轩之时,因为经济条件所限,尚有几许留白给后来者,“冯先生期望再做时可以改进,或者最初没有做到的,再造之时可以加上去。”于是,黄一如在现场每每要加一些图纸上没有、而他了解的冯先生希望增加的东西——几棵树,一面墙。何陋轩的对面,河的对岸,南面的一面墙是新增的,因为在冯纪忠的设想里,这面墙加上之后,何陋轩就跨越了河水,延伸到了对岸,整个区域也就周全了。

何陋轩顶部形态为松江至嘉兴一带农居多采用的庑殿顶,脊常作强烈弧形,冯纪忠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歇山顶的元素,作为当地文脉的延续,远远望去又有点像稻田里耕作的牛角。顶上厚厚的草,最初铺的是稻草,风一吹就乱,披头散发般,只好每年都换,“冯先生当时就说,应该用秆子较硬的茅草,这次修缮在各地寻找合乎要求的茅草,找到杜甫草堂上盖的茅草,感觉不对,又去连云港,终于定下。且茅草还不能用现代电锯切得整整齐齐,因为冯先生心中存着‘偶然、逸、散’这三个词的标准,他希望这个水边的建筑看上去随意潇洒,不是那么一本正经。”

弧线和光线的合唱

“何陋轩的出现是一种偶然,这一辈子好像冯先生一直在想这件事,这是他自认为最杰出的一件作品,也是他最后一件建成的作品。”黄一如说。

冯纪忠喜欢本色,何陋轩的竹柱和茅草大部分都保留了物质的原色,而在建筑的节点部分却刷成了黑色,隐在了顶部的阴影中,这样,远远望去,巨大的结构就像飘动在空中,不再那么沉重压抑,这是又一个“反常合道为趣”的创意。

“人坐在何陋轩之中,并没有简陋的感觉。”因为冯纪忠还从巴洛克建筑中吸收了弧线的运用,设计了数道弧墙,从早至晚,光影在东西弧墙上慢慢变动着,弧墙投影在地上的影子都是弧线,形成一曲弧线的大合唱。早上,阳光从东面而来,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光斑,下午再来看,地上的光斑就消失了。来此闲坐的人们,下完一盘棋之后站起身,周围的景观都有了与初来时不同的改变,人们在光线的挪动中感受着时间缓缓地流逝。“是冯纪忠特意为茶客们增加感受体验考虑的。”黄一如说,“此中还含着他的心思:‘弧墙有各自的圆心,如同每个人以个性为中心,任我发展,和而不同。’所有的感受都汇集到冯纪忠的心里,表现在何陋轩上。他就好像一束光穿越了时代,照亮了我们现在要追求的中国原创的现代建筑道路。”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