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带押过户”提速扩容 银行业的危机过去了吗? 新股首秀的震荡空间加大 说说算法算力与大数据
第14版:新民财经 2023-04-15

说说算法算力与大数据

AI(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进展几乎可以从舆论的热度、股市的热点、实际应用的热情这“三热”中反映出来。当然人们听到了暂停试验的呼吁,也听到证券分析人士关于市场泡沫的警示,但更多的是我们看到了由ChatGPT引发的思考。

笔者听到一个“小道消息”,有点意思也有点“分量”,转述于此:有人策划一个大模型,强于当今最强的ChatGPT4,参数数量接近人类大脑全部神经元,而且这个未知大模型不在地球训练而是在太空训练,用火箭发射上天,并且携带大量太阳能电池,还带上三万块特斯拉研发的超级计算机,通过Starlink星链直接传输到地球,然后用土耳其制造的大量机器人负责大模型的对齐监管。看到这里就知道这个“小道消息”说的就是让马斯克与贝索斯合作,让两个“火星人”训练更强大和聪明的AI大模型。

笔者听说这个“小道消息”,首先,感觉制造这个传说的人,有点魔怔了,一头钻进大模型无法自拔了。

其次,放眼全球,中国在AI大模型竞赛中并没有落后。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政策文件,以规范指导“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规划》是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同时也是首次在国家级文件中针对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大模型是算法,GPU是算力,加工的是数据,不然没有人工智能。那么我国的算力是怎么样的状态?近年来,我国算力产业年增长率近30%,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一切皆计算”是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数字经济的任何发展都建立在优化的算法和强大的计算速度上。算法和速度合成了所谓的计算力:将计算力融入企业,成就了数字化转型;将计算力融入智慧应用,成就了人工智能;将计算力结合大数据,成就了云计算;将计算力结合非对称加密算法,成就了区块链……

第三,听到这个“小道消息”,笔者还是感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赞同GPT已拥有真正智能的观点。在微软135页的调研报告中,微软对GPT进行了大量COT(思维链)提问,而GPT已经可以像人脑一样对数据进行存储、推理。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使用语言编码,对人类来说,语言和文字是理解的边界,GPT4.0推理能力比GPT3.5有显著提高,现在预计有4000万本书喂给了GPT4,人类总共可能才1亿本书,而且GPT学到的知识不会忘掉,可以说GPT4已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第四个感觉是,有一股说不清楚来自何方(也许就是AI大模型自己)的力量在努力推动人类关于大模型的“军备竞赛”,因为我们发现GPT4有四个不可解释的现象:涌现、幻觉、能力迁移、逻辑增强。有可能人类正走入争议极大的地带,涉及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的终点与起点,但从今往后我们已经无法摆脱AI大模型了。

笔者始终认为GPT是一场新工业革命,GPT发明后使大数据应用走入千家万户。如今中国GPT用户需求大、人才红利利好AI知识训练,中国有优势,打造GPT不要追求速胜,但也不要低估。近期接二连三的AI模型发布会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在行动。笔者看到计算正在加速向智算变革,一场算法算力与数据的变革正在发展中。

文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