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的顶板是什么样的?碳纤维自行车到底有多轻?……昨天,复兴公园成为“科普实验场”,市民亲身感受科学魅力。记者获悉,由市绿化市容局联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打造的“Lab+Park(来吧!葩科!)”活动昨天开启,年内将为市民带来百场以上“公园+科普”活动。
昨天,复兴公园内的“科普市集”吸引很多游客驻足。在中国电信展位前,不少人体验“体育AI”——站在AI体育测试屏前跳绳,就能记录及分析运动的数据;在跑道上慢跑,立杆上的探头也能捕捉人像,记录圈数及速度,并将大家的数据进行排名。该系统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机器视觉、AI算法模型、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就能成为体育锻炼的得力助手,目前已在嘉定区的公园及上海市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测试中运用。“我们正在探索同时捕捉更多人的运动数据,希望今后能做到上百人同时锻炼时,每个人的数据都能精准识别。”上海电信数字生活部智慧教育运营中心孙旭峰表示。
在东华大学展位,一块白色的板引起人们的目光。该校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的同学介绍,这就是“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复合材料中顶板,别看它的厚度还不到一厘米,却具有刚度好、强度高、重量轻、阻燃性能好等特点。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加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风电叶片横截面,以及用碳纤维制成的自行车骨架。当听说这种骨架的强度是铁的五倍、重量却是普通自行车的五分之一时,不少人都饶有兴趣地拿起来掂量。
活动启动仪式上,“公园+科普——来吧!葩科!”联盟也宣告成立,首批联盟单位由五类24家单位组成。今后,上海将打造黄浦、徐汇、长宁和静安首批4个“公园+科普”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园科普发展新模式。今年计划推出200多场科普活动,涵盖信息科技、动植物、双碳、医疗健康等领域。
黄浦区绿化部门联合各高校、企业及艺术场馆等成立“黄浦区公园城市建设联盟艺术中心”。通过搭建平台,孵化创意,策划“环复兴公园艺术季”活动,传递“绿水青山”“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全年计划开展26项“公园+科普”活动。
徐汇区绿化管理部门将发挥区内优质科研、教育、文化资源,发动中科院植生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上海植物园等25家专业单位成立“徐汇区‘绿知汇’生态科普联盟中心”,搭建青少年科普实践平台,全年计划开展28项“公园+科普”活动。
“静安区公园+科艺联盟中心”将重点建立与各类高校、科普教育机构、社会面艺术机构及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合作,促进公园与文化、音乐、影视、戏曲、新媒体、红色资源等的融合,全年计划开展19项“公园+科普”活动。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