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15年前,他从5000米高空一跃而下 上海交大牵手“区级”高职 上海华瑞银行1元购满50减40消费券
第5版:上海新闻/专版 2023-05-13

15年前,他从5000米高空一跃而下

身为“汶川15勇士”之一,空降兵退役后开启奉献“下半场”

15年前的昨天,汶川地震。为尽快了解灾情,2008年5月14日早上,一支15人突击队空降震区。这15人都是空军特种部队的精英,其中一名叫李亚军的空降兵,退役后扎根虹口区基层默默无闻地工作。

“我是飞机盘旋第二圈第五个跳下去的。”时间回到2008年5月14日11时47分,李亚军和队友们在跳伞信号发出的瞬间,一个接一个跳出机舱。当时伞兵的训练高度最高3000米,而李亚军和队友们跳下去的高度有5000米,并且是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对空指挥的情况下,这对于当年仅23岁的李亚军而言,无疑是一次生死挑战。

不过李亚军的运气不错,他找到了一片梯田,并最终成功降落。降落半小时后,李亚军就和队友,从茂县发出了第一份灾情报告。

2015年,李亚军转业到虹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之前,有多份高薪工作向他伸出橄榄枝,但都被李亚军拒绝了,“我是军人,还是比较喜欢到基层为老百姓服务。”他说。李亚军很少和别人提起自己在军营里的往事,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汶川15勇士”中的一员。

李亚军主要负责渣土管理,“如何全力保障虹口重大工程出土平稳有序”“如何提高居民区里的装修垃圾清运效率”,成了李亚军经常思考的问题。他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治理方案。

2021年,李亚军主动报名奔赴虹口区对口帮扶地区——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他发现当地有很多留守儿童生活艰难,就积极联络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捐赠物资。有个孩子,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当时接受一位虹口医生的资助,但医生即将结束帮扶返沪,李亚军就主动接过“接力棒”,直到今天都在资助着这个孩子读书。2022年底,李亚军结束帮扶工作回到上海的工作岗位。偶尔,他会打开一个名为“KJ·15”的微信群,看看当年其他14名战友的动向,感慨15年前从5000米高空一跃而下的瞬间。

本报通讯员 顾俪 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