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道闸缺失  随意违停  外来车多 雪松“个高臂长”挡采光  修剪方案提了十年难实施
第5版:帮侬忙 2023-05-15

雪松“个高臂长”挡采光 修剪方案提了十年难实施

小区居民们亟盼相关部门拿出具体施工时间表

万里真金苑门口

雪松让附近居民烦恼不已 本版摄影 夏韵

经过数年生长,树高目测已有20多米

普陀区真金路250弄万里真金苑的多位居民近日向“新民帮侬忙”求助,小区里有四棵雪松如“巨无霸”一般挡在了自家的窗前,20年来身子越长越高、越长越粗,树冠越生越密、越生越阔,严重影响了通风采光。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发达的根系疑似动摇了居民楼的根基,地砖墙壁开裂,给居住安全埋下了隐患。紧邻雪松树的几幢大楼的居民对此叫苦不迭,2012年至今他们多次要求移栽或修剪,但始终没有结果。这件事到底卡在了哪里?记者展开调查。

长势凶猛,紧邻住户烦恼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24号楼南侧的一片公共绿地上,矗立着四棵高大挺拔的雪松。其中有两棵已超过一旁的6层高的居民楼,目测有20多米高。大树不仅个子高,“手臂”也特别长。在24号楼顶楼居民家中,最近的一棵雪松冠离卧室窗户只有数米之遥,可以预见,再过一两年,任其自然生长,树枝就能直接“伸进”屋中。

“前几年还在5层楼的位置,现在已经到9层楼的高度了。”24号楼居民黄女士说,小区建于20年前,楼下的几棵大树由开发商栽种。她住在1楼,由于门口的几棵雪松长期不修,她家整日晒不到太阳,晾晒衣物成问题,只能使用烘干机。住在顶楼的曾女士也有相同烦恼,在她看来,雪松长势凶猛,大树挡光挡风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扰民问题。曾女士还说,其实原本一共有5棵雪松,几年前,有一棵在台风天被大风刮倒,现在只剩下了一截树桩。“这么高大的松树在雷雨天容易遭遇雷击,非常危险。2021年夏天刮台风的辰光,小区另一边中央绿地的雪松也被刮倒,砸坏了路灯,还好没人受伤。”

在日长夜大中,这几棵雪松“任性”疯长的根系已经“钻”进居民楼内,疑似加剧了地基的松动,有居民反映自家楼道内地砖开裂,家中的墙面也出现了破损。“让人想想都心惊肉跳!”部分居民说。

十年奔走,方案不了了之

由此看来,移栽或者修剪四棵雪松早成了小区里“迫在眉睫”的事。然而10多年过去了,依然“毫无动静”。李女士是24号楼的楼组长,2018年退休后,她就为了解决“雪松之困”而东奔西走。她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3月,12号、14号、24号、26号、28号这五幢居民楼就对移栽和修剪雪松展开征询,近60户居民中绝大部分都选择了“移栽2棵,剩下保留,移出的空地上种植其他植物”的方案。不过,征询表递交至业委会处后就没了下文。

一晃眼,时间来到2019年。其间,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受技术限制,只能简单修剪雪松的底部树枝,无法“攀高”作业。此时,雪松已愈发高大,有的直达6层楼高。为了解决采光问题,李女士决定重启四棵雪松的移栽和修剪方案。几年间,她找到属地街道、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多次提交诉求报告,但一次次都被“打了回票”。“向街道求助,他们让我找业委会和物业。”李女士说,2019年、2020年,她多次找到当时的小区业委会,对方答应提上议事日程,到最后业委会内部还是没有讨论通过。

如今,上一届业委会集体辞职,新一届业委会还没有成立。考虑到移植的执行难度较大,花费多、程序复杂,多数业主同意退一步选择修剪方案。“但就是这样的让步,仍然还是一次次没结果、一次次不了了之,阿拉都等了10多年了,到底还要熬到哪一天啊?!”话至此处,李女士满面愁容。

何时修剪?居民一头雾水

记者联系到万里真金苑所属的普陀区万里街道。工作人员回复称,街道城运中心已到场查看,居民反映的情况属实。目前小区业委会在换届改选过程中,预计6月底产生新一届业委会,待新一届业委会成立后,物业公司会将四棵雪松的修剪方案上报业委会审批,待审批流程通过后,等到合适的绿化修剪时节,物业公司将请专业人员修剪这些树木。对方强调,因季节关系,当前并不适合修剪树木,需要等到11月左右。当记者询问“选择秋冬修剪到底有何依据”,对方坦言“不太清楚”,建议询问绿化部门。

记者又辗转联系到万里街道绿化市容所。绿化所工作人员翁先生表示,雪松适宜在春夏之际修剪,修剪后应当在伤口上涂抹防腐烂液,避免树木感染。

街道说“要在秋冬修剪”,绿化部门讲“春夏之际为宜”,到底以哪个时间为准,记者顿时如坠云里雾里。面对如此境况,居民们似乎早已“见怪不怪”:“阿拉的诉求就是在这样的答复中被拖了好多年,‘春夏秋冬’颠来倒去地随便讲,听得阿拉耳朵都生老茧了。”他们急切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拿出修剪绿化的时间表和“施工图”,及时督促启动方案的审批办理流程,早日为民解决“雪松之困”。对此,“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夏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