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诗意书名背后是“老人与海”的故事 待业的梅天王  忙碌但不快乐 向世界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4800元看梅西你愿意吗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3-06-06
《海菜花开》新书座谈会举行

诗意书名背后是“老人与海”的故事

“这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目,是我一直在关心的主题啊!我曾写过多篇有关保护环境的杂文随笔,也算是一个环境保护的热心人。现在有这样一个典型人物,正对我的胃口,正符合我的兴趣。”资深报告文学作家朱大建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推出了全新生态纪实文学作品《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他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新书出版座谈会上这样谈到了与这本书的缘分。

《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拥有这么诗意的名称的书讲述了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水生态环境学者孔海南奔赴洱海湖畔,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带领团队坚守一线多年,与当地各族人民密切配合,让曾经不堪重负的洱海逐渐恢复清澈的故事,被媒体称为新时代的“老人与海”。

对一个作家而言,写作报告文学是困难的,“这样的文章容易写成好人好事,容易写成科普书籍,这样就会失败了。而朱大建的人物写得非常细腻,看到了科学家的心路历程,非常感人,不是不可亲近的科普书。”作家赵丽宏说。

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海菜花开》创新报告文学表达形式,一边讲述感人故事,一边根据故事发展,讲述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与举措,用通俗的笔法讲解污染防治、生物习性等水生态环境专业问题,以海菜花的消失与重现为线索,将叙事与科普相结合。同时,书中插入大量实景照片与资料图片,还通过二维码配合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立体化呈现守护洱海的过程。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