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大华夜巷”开街 去“航海王宝藏区”探险吧 操古琴听高山流水 学糖画绘龙狮虎兔 城市每个角落弥漫着咖啡香 观绒绣  制团扇  品“老八样”味道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06-11

观绒绣 制团扇 品“老八样”味道

沪最“潮”非遗体验馆亮相浦东,传统文化受热捧

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昨天,位于浦东新区群艺馆内的浦东新区非遗体验馆掀起“盖头”。这座实物与微缩模型相结合、运用多种现代化展陈方式布展的非遗博物馆让83项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家”,被誉为上海最“潮”非遗馆。当天,“今潮非遗 精致生活”2023年浦东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浦东,自唐成陆,向海而生。在千年历史发展中,浦东先民用勤劳智慧创造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昨天,位于浦东群艺馆的非遗馆下午2时才开馆,但门口等待进馆的车辆已经排起长龙。年轻人身着华美汉服,在集市上沉浸式感受墨海雅集、茶漪,有的自己动手制作古风饰品与团扇、香囊等吉祥物,还有的近距离欣赏由市越剧院和市沪剧院带来的中华传统戏服展示等国风系列体验活动。记者看到,有摩登女郎们为了来赴一场“非遗”之约,欣欣然在胸前佩戴了土布制作的玩偶,裙袂飘飘、“洋土”结合,别有一种时尚的韵味。

轻抚万家烟火,品味人间百态。来到非遗馆的“灶披间”,人们可以沉浸式了解国家级和市级的非遗饮食技艺。灶台上,浦东的老八样经典菜肴热气腾腾,即将新鲜出炉。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得到一个非遗礼物盲盒。移步换景来到客堂间,客堂间的中心位置展示着浦东的国家级非遗绒绣。“我们面前的这幅绒绣作品就是人民大会堂上海厅的微缩版。通过采用多媒体方式‘穿针引线’,呈现创作过程。”非遗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绒绣两侧为三林刺绣、织带,土布、标布4种非遗技艺的艺术品,彰显着“传统非遗的时尚表达”。

在非遗文化集市上,来自上海和浦东新区的数十项非遗项目,以及众多热门美术馆、博物馆和网红文创产品“组团”亮相,集中开展各类非遗项目的展示、展览、展演、体验、义诊等活动,展现近年来浦东非遗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非遗和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张磊介绍,随着非遗、汉服等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群中的热度和人气急升,已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密码。今年主题宣传活动格外注重与年轻人互动,希望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走进非遗、感受非遗并爱上非遗,让非遗在与年轻人的碰撞中焕发新生机。据悉,未来浦东将设立浦东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进一步规范非遗保护体系管理机制,承担起打造上海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任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