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智慧快餐 自动扶梯的误解 摘杨梅 夏日念鲞 流萤点亮今夜 丁绍光与《艺术女神》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3-07-09

丁绍光与《艺术女神》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乐胜利

今年初夏,携几位老友专程赴松江寓所拜望丁绍光先生,傍晚时分,穿过一片绿茵茵的树林,来到丁先生的屋前。一抹夕阳轻洒在早已静候着我们的丁先生脸上,几年没见,坐在轮椅上的大师依然两眼炯炯有神,满头的银发熠熠发光,声若洪钟、意气风发。当我们告诉他此行的目的,是要把二十五年前创作的《艺术女神》壁画重返大剧院大厅,而且使用新科技手段,使原作光辉如初时,丁先生激动不已,哽咽良久。那时那刻的情景,一下子涌现在眼前。

回想1998年初,上海大剧院建筑工程基本落成,水晶宫般的建筑体成为了上海文化地标。此时建设者们有两个心愿,一是要把这座崭新的现代化剧院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殿堂,让世界上的名家、名团、名剧纷至沓来;二是用艺术价值和建筑价值相互补充,以达更高的文化内涵,需要有世界级的艺术珍品作为“镇馆之宝”来充实,筑巢引凤。

我和俞璟璐博士找到了美术家丁绍光先生。初次相见,当我们向丁先生表达此意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接受,更是表示“我愿意奉献,成本费不要,一分钱也不要”。

两天后丁先生专程来到剧院建设总指挥办公室商讨这幅作品的雏形,研究如何把大厅原来的结构横梁处理好,以留存更大的尺度空间,使艺术画面更有震撼之势。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探讨内容、色彩、构图,艺术主题一拍即合,以“艺术女神”命名的巨幅瑰宝就此产生。丁先生激动地说:“我艺术思路大开。”他踌躇满志地返回居所,开始创作。

由于时间紧迫,离上海大剧院宣告开幕之日已近在咫尺,丁先生用了整整26天,匍匐在30多平方米的宣纸地上,一笔一笔勾勒着《艺术女神》的画稿,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量,饿了用面包充饥,渴了用矿泉水润喉,累了席地而睡。两位体现东方女性神韵的绝代佳人,在丁先生的笔下跃然凸显:一位少女怀抱弦琴、举手向中国古代艺术女神膜拜;另一位则双臂前举,送飞象征希望的仙鹤。她们身边簇拥着圣洁的白玉兰。《艺术女神》悬挂在大剧院的大厅里,使建筑更显雍容华贵、流光溢彩。

直至2003年,上海大剧院用不断创新的概念,又一次引来了外国艺术家们的关注。那年中国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把法兰西骑士勋章获得者朱德群老先生,请到了上海大剧院。朱德群先生第一次创作了如此巨幅的油画壁画,馈送给大剧院。之后,抽象画《复兴的气韵》悬挂在大剧院的正厅中心。

如果说第一次和丁先生的合作是对艺术之神的虔诚膜拜,是对文化开放希望的放飞,那第二次在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期间的再度合作,是丁先生对文化生生不息的追求。

我们把文化广场建筑支撑的钢结构体作为大树,把生命之源的主题作为背景,丁先生又创造了一幅300平方米的玻璃壁画,用2000多种色彩、30万块大小各异的彩色玻璃拼起了斑斓多姿的绮艳风光。当我们告诉丁先生文化广场曾是上海最著名的文化地标时,他深情地表露:“我太爱上海了。”

如果不久,丁先生能再次看到《艺术女神》巍然彰显在上海大剧院的大厅中央,周而复始的传神,叠加升华的魅力,那该有多高兴。

愿艺术女神的光辉,喷薄出更强烈的复兴气韵,愿大师们的精神永载史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