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嘉树森捎一百章(中国画) 走进电影院 德国的“三十六计”研究 作家杨葵 我家的那幅《阿诗玛》 暑假行走晋南 写自己感受最深的
第12版:夜光杯 2023-07-14

作家杨葵

陈佳勇

杨葵的三卷本自选集《枝条载荣》《静寄东轩》《愿言怀人》里有许多令人感念的故事。认识杨葵老师已经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我最佩服他切换身份的游刃有余,职业生涯多有变化。前年我出版自己的长篇小说,请他写推荐语,当时杨老师的身份是“作家、出版人”。时至今日翻看这套自选集,我更加明白,凡事坚持做上三十年、三十五年,这身份方才守得踏实。

我当年认识杨葵的时候,他是“少壮派”,气息上还是“张扬”的。那是2001年的三月间,我读大二,开始在作家社实习打下手,所在的五编室真是出版神话一般的存在。五编室总共四位编辑,分别是:杨葵、袁敏、王淑丽和唐晓渡。杨老师岁数最年轻,却是领导,孟京辉《先锋戏剧档案》、王安忆《长恨歌》均出自他之手,以为是文艺编辑,随手来上一本《哈佛女孩》就是一百万册的销量,这是杨葵的出版风格。那会儿,杨葵三十三岁,社会上有名气,又有家学渊源,在我这种“上海小朋友”眼里,我以为的北京文化圈大概就是杨葵这样的。

不成想,杨葵没过多久竟然从作家社辞职,到上海参与组建一家民营发行公司。杨葵当时居住在衡山路,把衡山路上那家著名的“寒舍”餐馆当成了自己的小食堂,招待各路知名作家,特别是知名女作家。不过没多久,杨葵又从上海回了北京,继续做出版。

2014年,我也到了三十三岁,在北京一家影视上市公司做高管。杨葵知道我来北京了,便时不时叫我见面喝茶。杨葵在高碑店那里有一间偌大的工作室,2016年还办了一个叫“纸边儿”的书法展,我去看了,觉得那正是我若干年后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状态。杨老师对我笑笑,也不多说话。

2020年的夏天,我换了人生职业生涯的第四条跑道,从事艺术品拍卖工作。其实,这里的因缘际会也有一部分源自高碑店的那间工作室。杨葵在工作室里挂了许多碑帖,又带我看了当时艺术中心里的许多油画作品,讲了他最近在参与的美术馆建造计划。

如今每到拍卖季,我都会给杨葵寄图录,他对我们图录里的碑帖和古籍刻本很有研究。这些年,杨葵又换了一种状态。平日里,要么人在北京,要么就在宜兴的阳羡溪山写作,那是个好地方。

杨葵老师出版的八九本书,我都看了,也都藏着。平实的文字里,颇多感怀。杨葵年长我十三岁,虽说是熟人,但也不可能天天见面闲聊。好在有文字记录,翻开这些文章,我努力体会作者的心境,当年我看他,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等到我也到了相似的年龄,再回望自己,好像有点懂了。这种体会,很特别,也很有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