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嘉树森捎一百章(中国画) 走进电影院 德国的“三十六计”研究 作家杨葵 我家的那幅《阿诗玛》 暑假行走晋南 写自己感受最深的
第12版:夜光杯 2023-07-14

暑假行走晋南

李灵溪

在上海出生长大,我迫切地想知道从现代都市“穿越”到古老中国是一种什么体验。今年暑假,我很幸运地参加了“好字在”组织的晋南游学。在那里,我不仅体验到了书本中的“字在”,也体验到了真正的游中学、学中游的“自在”。

游学的第一站是山西运城。下车伊始,游学导师把我们带到位于城市之中的舜帝陵。不用说虬劲的古柏、古朴的殿阁、巍然的封土,单就只是这里的“鸣条”(商汤灭夏的古战场)和“复旦”(舜帝重振炎黄部落故称)两个地名就让我激动万分。原来这里不仅离历史书那么近,离我们上海也不远!

第二天去往运城最西端的风陵渡,看黄河在这里“大拐弯”。一路上边聆听导师给我们讲“假途灭虢”的故事,一边眺望着路边如苍龙伏地的中条山,我陷入了沉思:果然,学中文的本质就是学历史,学历史的本质就是学地理——不亲自来到这里,你是万万想不通为什么晋献公非得费尽心思借路翻山,而不选择绕开中条山的。

愉快的“大巴课堂”不知不觉间就结束了,我们来到了传说中风姓的女娲陵寝——风陵渡。同行的人在热切地讨论杨过与郭襄,而我早就急不可耐地加入到了黄河上快艇冲浪的队伍中,能在母亲河里尽情地撒欢,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在快艇飞溅的浪花中,我看见了洛河与渭河交汇后一起流入黄河的“黄渭分明”的奇观。顺着导师手指的方向,我望到了河塬之上西侯度一百八十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的遗迹。用手轻轻撩起浑黄的河水,她从这里开始变得那么开阔,那么宁静,我仿佛看到了洛阳、郑州、开封……一座座伟大的历史名城被黄河浇灌、滋养。上岸后,导师把大家集合起来,手指对岸的潼关古城,让我们闭上眼睛,背山面河,想象距这里十公里的鹳雀楼和三十公里的壶口大瀑布,思考一下为什么人们把山西称为“表里山河”。我觉得这种体验式的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

回程路上,我们特意绕行中条山南麓,这里是吕洞宾的老家,有他的大纯阳万寿宫。我见到了美轮美奂的元代最大规模官式建筑群。导师巧妙地用“宇宙”“栋梁”“基础”“钩心斗角”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介绍了中国古建的基本常识——原来我们一直通过我们传承的文字保持着和祖先的沟通。这里还有古代壁画的精品《朝元图》和神秘的西周古魏国城墙遗址。上完了语文课又上美术课和历史课,说来奇怪,一点都不累,也许这就叫“乐此不疲”。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尧帝的故乡临汾。我在曲沃县的晋国博物馆看着国宝“鸟尊”入了神;在陶寺村4000多年前的古观象台上望着从柱缝中透出的微光入了神;在丁村的明清老宅中听着咿呀咿呀的老纺车入了神;在尧庙殿前,看着华表的雏形——一对高耸的诽谤木入了神;在广胜寺中凝视着全世界最高的琉璃宝塔入了神……然而每一次,我又都会被导师精彩的讲解所唤醒,重新遨游在交错的时空之旅。

山河表里,家国春秋,七天的晋南游学让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我们接连受到震撼,不断发出惊叹,生发出无限的敬仰。这里是尧舜故土,这里最早被称为“中国”,来到这里,不是远行,而是回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