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好差评”人民建议征集通道开通 上海民声  未来可期 人民城市民声无界  人民智库众智成城
第6/7版:上海民声 2023-07-17

人民城市民声无界 人民智库众智成城

朱丽芳

廖春燕

许奚申

孟涛

吴迪

朱卫红

陶丽萍

赵红程

诺扬·罗拿

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上海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到人民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认真倾听民意、广泛集纳民智、汇聚磅礴民力,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人民建议征集“上海样本”。

让每一个声音被听见

人民建议征集强化“送上门”加“主动征”,在“实”字上下功夫,不仅察实情,更见实效,将“听得见”的“智”与“慧”,落地转化为“看得到”的“实”与“效”。

征集在前

朱丽芳

市规划资源局公众参与处处长

以往做规划都是规划师关起门来自己做,我们叫“纸上画画墙上挂挂”。2021年5月,上海“五个新城”处于战略研究阶段,我们首次开展了一次“大合唱”式的征集,联合十余个部门齐上阵,五个新城条块结合,市、区、街镇、社区联合发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各部门携手并肩,及时高效响应市民需求和建议。此后开展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征集活动,也以联合征集的方式听取群众建议,与街镇社区、社区规划师、社会组织紧密合作,百姓缺什么就补什么,急什么就优先安排什么,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打造了一批空间小、颜值高、功能好、口碑赞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主动征集,把建议征集在前、采纳在前,也有效减少了后续可能出现的隐患和矛盾。

大家合唱

廖春燕

普陀区信访办副主任

今年3月,市委发布了新一轮民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市、区征集办联手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这是史上第一次。两周内共召开座谈会58场,1297人次参与,各渠道共收到相关建议6707件。群众提出的建议既接地气又冒热气,希望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医跨越数字鸿沟、新能源车充电等建议,都被写进了新一轮的民心工程项目。近年来,主动征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导向,在普陀区就有不少实践和探索,通过联合征集,我们共同挖掘、收集、整理金点子。群众的建议给政府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重新定义了信访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未来的信访工作,是征集群众建议与预防化解矛盾的双轮驱动。

由点及面

许奚申

桃浦镇城管队员

我提交给市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关于完善设摊经营配套管理,让城市更具“烟火气”的建议》,反映群众对“适度开放”设摊的理解有歧义,希望进一步出台管理细则,得到了市绿容局的重视和推动。

市绿化市容局收到我的建议后,专门邀请我去参加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指导意见》的线下讨论会。

今年年初,市绿化市容局还联合市征集办开展主动征集活动,不少群众疑惑的问题、提出的完善建议,都在《指导意见》中得到了回应。建议落地后,从源头上减少了违法设摊行为的发生,也使我们城管执法赢得了更多市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让每一份力量被凝聚

不断织密的征集网络,丰富多样的汇集渠道,迅速畅通的反馈机制,使得市民群众对城市生活的期盼和愿景,都有机会转化为可观、可感的政策措施,推动城市治理更务实、更精细、更有温度。

串珠成链

孟涛

杨浦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主任

杨浦区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提地,一直把杨浦滨江作为人民建议征集的重点区域进行打造。

今年4月,上海人民建议征集杨浦滨江示范带建设启动,以杨浦人民城市规划展示馆为中心,临江而建的十个特色人民建议征集站点“串珠成链”,把杨浦的征集网络“汇点成面”,形成了以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为中心,联动N个滨江党群服务驿站的格局。从先行先试到示范引领,杨浦滨江示范带逐步成长了起来,诸如滨江饮水设施不断优化、开展“小小讲解员”滨江红色宣讲活动等很多市民“金点子”也在这个过程中落地生根。

自下而上

吴迪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要当好街道群众的办事员,为群众办好实事,就要到一线去听群众建议。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号听、每月汇”机制,进一步激发科室下基层的主动性,变“要我去”为“我要去”,主动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街道和居民区两级党组织“一号”负责人,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去社区中听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同时,居民区每月向街道报告问题清单,自下而上反馈社区治理难题,由街道统筹资源力量合力解决,切实为居民区减负增能,让社区治理更精准、高效。

机制实施后,不少群众提出的问题当场解决,还有建议当场采纳。把听民声的渠道送到群众身边,更好地实现了慧从民来,惠及民生。

群策群力

朱卫红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岐山社区党总支书记

岐山居民区地处愚园路,分布有较多的老建筑,居民房屋煤卫合用情况普遍。随着城市更新改善,我们迎来了新式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项目。由于每家每户情况不一样,一开始的改造工程推进并不顺利。因为房屋产权属于国家,所以没有办法成立业委会。

为了办好这件实事,我们请居民参与讨论、参与设计,充分听取群众建议。最后,依据每一户的不同情况和居民需求,形成“一户一方案”甚至“一人一办法”,量身定制个性化改造方案。这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基层居民区的生动体现和成功实践。

让每一张笑脸都绽放

健全从征集到落实转化的全链条闭环管理,让“金点子”变成社会治理的“金钥匙”,结出利民惠民的“金果子”。城市不仅成为人民生活的场所,更成为人民成就人生梦想的一个舞台。

双向赋能

陶丽萍

市律协秘书长助理、办公室主任

我的建议都是从身边小事、衣食住行出发,融入自己的思考,用“微视角”提建议,努力推动城市“微改变”。

人民建议征集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不去抱怨,而是思考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多年来,我坚持提交建议的动力,是感受到市民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写人民建议就像是播下一粒粒通往幸福生活的种子,特别希望看到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共同的幸福,推动这个城市更好地发展。

上海温度

赵红程

无障碍测评视频博主

“吐嘈”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通过调研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流量不是唯一衡量成功与否的密码,传播正能量才能带给社会更多进步。

在人民建议征集的平台上,让我发现我的建议会被送达职能部门,他们会认真研究,纳入参考,落实改进。上海人民建议征集让我看到了职能部门的真作为、真改变。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了解和参与到这个渠道中来,积极行动,建言献策,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力量。

海纳百川

诺扬·罗拿

上海市荣誉市民(土耳其籍)

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我就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在中国生活近40年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人非常善于商量,而人民建议征集,就是和老百姓商量。政府提供了这些沟通商量的渠道,我们就要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多管闲事”。

我们要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找到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这样,就能在人人有序参与中,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