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各高中分数线下周五公布 广告 长安“三乐” 上海男孩为中国夺得特奥会网球首金 沪中考生多路径升学模式已形成
第9版:上海新闻 2023-07-17
得益于高校招生拆“独木桥”建“立交桥”成果

沪中考生多路径升学模式已形成

市教育考试院昨天下午发布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公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各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今年本市的中考生达到11万人,这也是近十年来中考生连续两年突破10万人数。那么,上了线的考生是否都能如愿进入志愿填报的学校呢?分流进入中专、职校、技校是不是意味着中考“失败”呢?

仅半数毕业生升高中纯属误读

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分三个批次进行。自主招生录取在学业考试后进行。录取顺序依次为:(1)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录取;(2)市级优秀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录取;(3)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自主招生录取;(4)中职校自主招生录取。其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预录取签约的人数不得大于招生学校本类别自主招生计划数,学生的学业考试总成绩须达本市自主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方可被录取。

今年本市公办普通高中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525分,比去年高5分。坊间一直有传言说上海仅有半数初中毕业生可升入高中。教育界人士表示这纯属误读,如果偏听偏信,势必会激化家长的焦虑情绪。以去年为例,市示范性高中录取总数约占全体中考生的二成以上,特色高中及区示范性高中录取总数超全体中考生的四分之一,再加上近15%考生被一般普通高中(含民办学校)录取。也就是说六成以上中考生能被普高录取,其余则分流进入国际课程班、中职校等。当然,头部一些市示范性高中的竞争始终比较激烈,特别是少数试点“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高中,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双一流”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由于其自招计划只占本校招生计划的30%,导致“裸考”的录取分常年居高不下,每年都会成为初中“学霸”云集的塔尖。因此,这些名牌高中十分难考,也是符合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选拔规律的。

“家门口”高职招生势头持续看好

近年来,本市已构建起高校招生的“立交桥”,早已拆除了只有普通高中生才能升大学的“独木桥”。

事实上,中职校毕业生绝大多数并非直接进入就业市场,而是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尤其是本市的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招生,以及七年制中本贯通招生,在中考招生时越来越抢手,甚至出现了中本贯通录取分数高于个别市示范性高中的现象,这是上海中考改革的喜人成果,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家长对孩子升学之路越发理性。比如,最近两年本市新创办的几所区属职业院校,招生势头持续看好,家长们普遍对孩子初中毕业后就能进入“家门口”的高职,从而将来至少获得一张大专文凭的升学模式感到满意。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朱建柳说:“我们学院与仁济医院、上汽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度产教融合,坚持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并重,有助于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五年一贯制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发挥高职院校办学主体优势与长学制优势,可以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