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花鸟(中国画) 人老了,稍微胖点好 《小王子》和《吸呼》 青果巷思绪 从演员到“当家人” 鲜花馔两笺
第13版:夜光杯 2023-09-06

青果巷思绪

蒋力

蜻蜓点水般地去了常州很多次,似水如波的思绪留在了天宁寺、瞿秋白纪念馆、吕思勉故居和恽代英纪念馆。这次的一日逗留,我住进了青果巷的松健堂。办入住手续时,主人说:“安排给你们住的是1958年建的老房子了。”老房子与我同龄,莫不是提醒自己,也是65岁的老人了吗?

老房子的铭牌这样介绍:1958年,刘国钧为了解决职工住宿问题,拆除原“楠木厅”,建造女工宿舍楼,为面阔7间,二层红砖仿苏联式筒子楼。

刘国钧,现代爱国实业家兼文物收藏家,他的故居是在青果巷原“唐氏八宅”中八桂堂的旧址上建起的四进宅院。此公生于1887,卒于1978,那红砖楼,似可证明他的老有所为。“唐氏八宅”最大的主人,该是明嘉靖年间的才子唐顺之(字荆川)状元,连倭寇都闻风丧胆的文武全才。“八宅”即八桂、页书、筠星、松健、礼和、四并、复始、贞和八堂。而今即便修复了一部分,也不可能完复如初了。

“一条青果巷,明清两状元;进士及第百,半街皆豪苑。”不夸张地说,半日之内想面面俱到地都看一遍,不大可能。今走青果巷,我重点想看的是赵元任先生的故居湛贻堂,据说现存的主体建筑是一幢江南味十足的回字形转楼。转来转去,竟未找见。巷子中的吕宅,一壁粉墙,两门紧锁,门边挂了“赵元任艺术中心”的牌子。旁边的弄堂里,有个“她园”,也归这个艺术中心管理,同样锁门。顺着门缝,隔着窗棂,可以略见里面小巧精致的园林模样。踌躇在“她园”门外,心想,即便有不开门的原因,也不该让这新修复的成为艺术中心的地方就这样干巴巴地存在着吧,总可以做一点相应的举动,多吸引一下游客的注意,否则,又教我如何去想“她”呢?

据赵元任先生的《早年传记》载,他1892年生于天津,1901年回到常州老家,住青果巷48号五进院落的后进。张姓先生教读《诗经》后半部,父亲教《书经》《左传》,没“开笔”即临帖,喜欢放风筝。1906年进常州局前街溪山小学高小读书后,最爱戴的是国文与历史教师吕思勉1907年考入江南高等学堂后,假期仍回常州。

另据《赵元任年谱》记,1973年自大洋彼岸回国探亲访友,专有一日赴常州看青果巷旧宅,依然记得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念书的房间、用过的水井。1981年又回青果巷,在旧宅里由女儿新娜伴奏,唱了《教我如何不想她》。此行内容还包括参观天宁寺和观看越剧《血手印》。

依《年谱》所说的48号赵宅,今称16弄,当是历史衍变的记录,有些细节已难被今人注意或厘清了。老先生当年的吟唱,有没有留下录音呢?那歌声,若在此地重播,意义非同一般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