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苏丹主权委员会解散快速支援部队 沙特与俄延续减产国际原油价格上扬 首届非洲气候峰会通过《内罗毕宣言》 美野火遇难者亲属起诉州县两级政府渎职 印度或将更改国名为“婆罗多” 美国极右翼组织前头目获刑22年
第8版:国际新闻 2023-09-07
追求本国历史传统 消除殖民时代痕迹

印度或将更改国名为“婆罗多”

20国集团(G20)峰会9日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印度总统穆尔穆在向各国领导人发出的晚宴邀请函中自称“婆罗多总统”,引发舆论关注。

据悉,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议员可能在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正式提出把印度国名改为“婆罗多”(又译巴拉特)的议案。

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和英语,英语中称为“印度”,印地语中则称为“婆罗多”。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表示,鉴于印度人民党在议会的席位优势,国名更改的可能性比较大。

印度国内通过修宪为国家更名的呼声也愈演愈烈,包括阿萨姆邦首席部长在内的多位政要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支持将印度国家英语名更改为“婆罗多”。但也有声音担心,更改国名会激发印度国内更强烈的民族主义主张。

“婆罗多”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引申意义为“寻找光明与知识的人”。“婆罗多”一词可追溯至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而“印度”这个称谓迟至英国殖民时期才确立起来,历史很短。支持更改国名的人士认为,“印度”一词源于西方,是英国强加的。

自独立以来,印度社会一直有人主张通过重新命名道路、城市等,消除英国殖民时代的痕迹。印度总理莫迪上台执政后,这一进程迅速加快,包括翻新首都新德里议会区殖民时代的建筑,计划修订印度独立前的刑法典,以及在演讲中屡屡强调摒弃“殖民思维”。此外,印度总统、副总统和总理乘坐的专机上也写着“婆罗多”。

实际上,3年前已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更改国名,理由是“印度”一词源于外国语言,而“婆罗多”或“印度斯坦”更能反映印度的历史传统。但最高法院法官以宪法明文载明“印度”就是“婆罗多”为由,驳回申请。

本报记者 杨一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